明清时期京杭运河船户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w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京杭运河的船户作为职业户,在明代赋役黄册制度中隶属民户,为朝廷提供劳役;明中期以后,随着户役制度名存实亡,具有非船户身份和职能的人亦能加入其中,成为受雇于官府或商贾百姓进行水上客、货运输以赚取佣金为营生的人户,从事漕粮运输或者商运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南粮北运,促进了长距离、跨地域的商贸发展。本文以京杭运河上的船户为研究主体,利用大量正史及民间文献资料,还原这一群体的生存、生活方式,进而探讨明清漕运制度、商业发展对普通民众及区域社会的影响及其形成的互动机制。按照船户运输货物性质的不同,本文将船户分为“漕运船户”和“商运船户”两种。前者主要讨论了“漕运船户”的职能及特点:他们主要负责白粮运输、剥船运载以及漕船遭遇风火事故时的救护等活动,弥补了官运漕粮功能的不足,在保证漕粮运输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还分析了漕运船户在明清时期的职能差异。后者以“商运船户”的主体,梳理了船户运输的物资并对其进行细致分类,认为私盐、滇铜、砖瓦、民间信息以及商旅为其运输的主要内容,船户在运输过程中也形成了“转运灵活”、“客货两宜”的运输特点,便利了民间货物的流通以及商旅出行,促进了明清社会经济发展。依赖运河,运河船户在长期的行船过程中也形成了特殊的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如舟行经验、行船禁忌、船户信仰等。船户身份低微,以营利为目的,生活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具有剥削与被剥削的双重性,并与官员、百姓形成了欺压与被欺压的事实。在船户漕、商运输功能和由此形成的生存、生活方式中呈现明清船户群体的生活实态,理清明清京杭运河船户及漕运制度的发展脉络是本文的研究主旨,以期能深化船户研究,对船户文化保护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离不开我国经济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们生活水平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其中市政路桥工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不仅会对人们的出行方式产生影响,除此以外,市政桥梁工程的发展还和国家的经济有关。所以就我国目前社会发展情况来说,人们关注最多的还是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问题,尤其是最近这几年来,市政路桥工程的质量,已经对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人们的出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
<正>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成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在其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提高其施工质量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难度,帮助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创新质量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向安全、节能、低碳等多方向发展。本文从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内容入手,结合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
期刊
研究者视角、假设不同,对"游戏"的解释会迥异,这必然使游戏没有一个共同的定义。文本意义的生成是无限的,解释活动也是无限的,文本的解读有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三种情况,要进行有效解释,就必须符合文本自身。从文本解读理论视角思考目前教育界流行的对蒙氏游戏思想的各种解读,分析各种对蒙氏游戏思想的误读,希望能够引起教育界同仁的关注,并为重新理解蒙氏游戏思想做出些许贡献。
<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识字教学是重点内容,学生拥有一定的汉字储备才能更有效地参与语文学习。作为小学低段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围绕识字教学的创新始终是难点所在。从目前的情况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依旧无法摆脱“死记硬背”的固有教育模式,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有助于推动小学识字教学模式的革新与发展。
期刊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积极推进现代化农村建设和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已经从传统的人力操作改为现代化的机械操作,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应用到农业发展中,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目标。基于此,笔者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解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在各类幼儿游戏活动中,结构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需要,帮助幼儿实现构建自我心中“小世界”的愿望,因而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和喜爱。文章在概述幼儿结构游戏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结构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践案例,提出开展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要点和有效方法。
未来社会中,人才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有创造力,而培养创造力最关键的时期就是一个人的幼儿阶段。幼儿最喜欢的具有创造力的游戏活动就是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想象与模仿,利用表情、动作、语言等演绎人或物,所以,角色游戏可以说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主要以昆山市H幼儿园大一班的34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践研究,对角色游戏中幼儿创造潜能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激发幼儿
目的 研究在孤独症患儿康复治疗中联合开展中医推拿与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期间,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康复治疗的孤独症患儿,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一组为对照组(n=60),单行中医推拿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则以中医推拿与针灸联合治疗,治疗半年后,进行两组的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1)研究组的CARS、ATEC两项测评分值均明显更低,P<0.0
歌剧是随着西洋音乐传入而在中国本土发展起来的音乐形式。在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所创造的儿童歌舞剧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歌剧的雏形,伴随着中国民族歌剧的不断探索与尝试,在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工作者们共同创造了《白毛女》这一里程碑式的歌剧作品。歌剧《白毛女》上映后风靡于各个解放区,激发了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对于民族歌剧创作的激情,这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大背景,以英语教学为例,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学生角度,讨论新课改施行后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分析在这些变化中教师面临的角色重新定位,重点关注教师身份转变而引带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