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颗粒破碎的三轴剪切试验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g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英砂作为地基材料时通常位于地下一定深度承受较大应力,此时石英砂材料常常出现颗粒破碎,影响石英砂的力学和变形特性,对工程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对颗粒破碎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其中数值模拟颗粒破碎主要有两种模型,分别为颗粒粘结模型和碎片替代模型,两种模型都能部分的反应出试样在颗粒破碎的影响下变形特征和强度特性的变化趋势。同时砂土的临界状态的研究对各种建筑的地基安全十分主要,但现行数值模拟方法中的碎片替代法中,随着颗粒破碎的发生,试样的体积会因为算法的问题而消减,导致测得的孔隙比不够精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对现阶段利用颗粒流软件进行的考虑颗粒破碎的模拟方法进行创新性改进。针对碎片替代法中在替换过程中的颗粒体积的损失,利用相同体积的小颗粒替换发生破碎的颗粒。对于等体积的较小半径的圆形颗粒,若要其在原颗粒的位置中生成,势必会和周围未破碎的颗粒产生大量的重叠,在试样的内部人为的引入大的接触力,为了消除这种不合理的重叠,文章使用颗粒流软件自身的接触准则,在不影响三轴加载过程的前提下,使不合理重叠消散,同时将新生成颗粒放入正在加载中的三轴试样,使用原创的模型克服了现有碎片替代法中因算法造成的试样体积消减或者人文的引入应力的问题。(2)利用改进的等体积替代的碎片替代法,通过对赫兹接触模型中的赫兹模量、摩擦系数、泊松比三个参数对模拟试样的强度特征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在不同的赫兹模量(赫兹模量分别为:5.5e5、9e5、13e9)下进行3组模拟试验,在不同的摩擦系数(摩擦系数分别为:0.4、0.6、0.9)下,进行3组模拟试验,在不同的泊松比(泊松比分别为:0.01、0.1、0.2)进行3组模拟试验。最终确定赫兹模量、摩擦系数、泊松比对试样的偏应力、体变、破碎指标Br值的影响。进一步与实验室结果对比调整参数,确定模型的参数。(3)利用室内实验数据标定得到的数据,设计试样在多个孔隙比(孔隙比分别为:0.70、0.75、0.80、0.85),多个围压(0.5MPa、1.0MPa、2.0MPa、3,.0MPa)同时控制试样在加载过程中是否可以破碎总共进行32组试验。探究颗粒破碎对试样的强度特征和变形特征,以及试样的各相异性发展规律。同时从微观上颗粒之间接触的数目以及平均接触力大小的角度解释试样剪缩软化和剪胀硬化的现象。(4)利用颗粒流软软件可以在加载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对试样的每一个及每一个颗粒的位置位移等微观状态进行观察,分析试样在不同轴变情况下力链以及破碎颗粒的位置分布情况,结合试样宏观强度特性,分析在颗粒破碎的影响下试样的微观状态,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特性。同时利用本方法过程中不会损失颗粒体积的特性,可以得出在考虑颗粒破碎时模型得到的孔隙比相关数据较接近真实情况,进一不分析与孔隙比相关的变形特征及试样的临界状态线的变化。
其他文献
有机染料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生产与应用,其排放进入水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事故。因此,有机染料废水的有效处理受到了广泛关注。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势,且污染物无需彻底矿化即可实现废水净化,在有机染料废水的处理领域拥有广阔前景。吸附剂是吸附技术的核心,生物质炭因其低成本、易制备、吸附效果良好的特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原生生物质炭存在选择性吸附性能有限,且回收困难等不足之处。为此,通过负载铁氧化物形
普通平地隔震结构体系相较于其他结构体系,因其隔震层刚度较小,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基本保持平动,使得隔震结构减震性能优异,且广泛应用于地震区生命线工程和重要建筑中,若意外作用导致的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破坏,影响将非常严重。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建设用土地资源供给紧张,山地建筑结构的应用增多,基于我国地震灾害频繁且山地建筑结构的先天竖向刚度不规则而导致其抗震性能不强的现状,隔震技术正不断发展并应用于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工艺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CAS)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能源消耗低和污泥产量少的优势。活性污泥(AS)的颗粒化作为AGS反应器的启动阶段,对AGS工艺的实际运用十分重要,而且AS的颗粒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到水质、温度、碳源种类、重金属
崩塌、滑坡、泥石流为我国三大主要的地质灾害。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地下水丰富、区域降雨丰富以及工程建设的增多,使得区域地质灾害频发,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确定崩滑流灾害的控制性因子的基础上,建立对应的预测评价模型,将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本文以西南区域典型的崩滑流区域——巫山和巫溪为研究区。首先,利用GIS建立初始评价体系。然后,使用多模型的大数据挖掘方法,包括地理探
近些年来,由于非线性系统可以用来描述许多实际应用,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切换非线性系统作为一类典型的混杂系统,基于其多模态的特性,可以更加准确有效的建模实际系统。此外,大多数工程系统中存在不确定性,而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逼近效果,是解决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控制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逼近的自适应Backstepping技术已成为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有力工具。因此,本文通
页岩气井完井后,由于页岩气储层渗透率通常很低,只有极少部分页岩气储层的天然裂缝较为发育,绝大多数都需要进行水力压裂、酸化等储层改造后才能投入生产,获取稳定的工业产量。由于页岩属于弹脆性岩石,在进行改造和生产过程中,页岩气井壁围岩会长期受到循环荷载和水岩作用的影响,可能引起页岩气井壁失稳。为了更深层次了解应力路径和含水率对页岩的变形及能量演化机制,本论文以四川长宁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露头黑色页岩为研究对
好氧颗粒污泥是微生物细胞在自固定作用下互相聚集形成的球状或类球状的颗粒污泥,具有吸附能力强、结构稳定、沉降速率快、污染物去除效率高、抗水力冲击能力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高污染风险的重金属废水、有机有毒废水等。但是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启动往往耗时较长,并且需要在高径比较高的反应器中进行培养,这两大因素限制了好氧颗粒污泥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研究通过设计隔板反应器降低反应器外观高度,并以未投加PAC
本文以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基础,合成4种结构简单、具有长波发射的荧光探针,并对其识别性能和应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合成了一种在DMF/HEPES(4/6,v/v,pH=7.4)溶液中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识别H2S的荧光探针L1。探针L1可检测实际水样、红酒样品中的H2S,可对活细胞中H2S进行成像。通过静电纺丝制备的L1掺杂纳米纤维膜可用于检测H2S气体。2.合成了一种在DMF/PBS(4/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异质数据已经成为信息的主要形式,现实世界的很多异质数据可以被直观地建模为异质图。节点分类是异质图分析领域当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被广泛地用于相关信息推荐、电影类型分类、虚假评论检测等领域。基于元路径的图分析可以有效提取异质图中的信息,并服务于节点分类任务。然而,现存的基于元路径的节点分类研究中,普遍没有通用便捷的元路径选择方法,具有大量邻居的节点会降低节点分类模型的准确率并增加
车辆超限现象的存在不仅对道路运输安全造成了危害,还同时破坏了本应健康有序的运输市场。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主要是人工停车检测或者影像方式检测。前者检测程序复杂且人工成本高,易受天气状况影响。后者在夜晚工作状态下误差大、精度低。鉴于此,本论文提出一种运用单线激光雷达的车辆几何尺寸超限自动检测方案。本系统是基于激光飞行时间测距原理和时间数字转换器计时原理,在无刷直流电机带动多棱柱反射镜旋转下对区域内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