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安东地区蚕丝产业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a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东(原名,1965年改为现称丹东)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凤凰山腹地,境内多山、多水,温湿适宜,有着发展蚕业经济的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历史上很早就有“柞蚕之乡”的美誉。近代以来,安东人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蚕业经济,其柞蚕放养及蚕丝加工工业发展迅速,1920年代达到极盛。伴随着原始的手工业到近代工业的发展,安东地区逐步开始了城市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并最终确立了在东北地区中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安东的特色产业—柞蚕业入手,回顾安东的柞蚕业的相关历史及其近代以来的发展情况,介绍本区柞蚕的放养规模,分析缫丝工艺的进步和市场空间的延伸与增容,进而总结近代柞蚕业发展对近代安东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变迁状况,以期为丹东现今的发展,重振柞蚕业的特殊经济优势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借鉴。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安东地区自然条件以及近代之前柞蚕为主的蚕业发展演变轨道。第二部分介绍近代以来安东柞蚕养殖的推广和发展历程,包括蚕茧业、缫丝业、织绸业的发展及市场发展情况。第三部分分析安东地区蚕丝业的社会影响。结语总结柞蚕业在当代的发展情况,讨论安东地区现今的发展机遇对柞蚕业的复兴提供的有利条件。
其他文献
开发区的诞生,不仅实现了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示范作用,而且在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方面也创造了许多经验。经过30年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它植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孕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催生了农业微观组织创新,以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在家庭联产承包基础上,通过其组织功能形成了更大范围的联合行动,克服了小规
现代汉语中“v上”结构表达的语义非常丰富,是留学生习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上”结构的语义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教材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对对外
河北省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起步于2004年1月16日,信息产业部下发《关于在部分省区开展村通工程试点工作的通知》,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河北省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已初
泥石流发生、发展、成灾的全过程中,起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起动规律是泥石流预测、预报和治理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拟通过固定级配、黏粒含量的准泥石流堆积体的不同饱
前一阵子,认识了几个美国朋友。他们和蔼可亲的台湾老师给了我一个做他们小课助教的机会。按计划,我的四个学生里本应有两个来自基础班,另两个是“零起点”的。但因某种机缘,
出租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然而,"打车难"的问题随之出现,所以急需优化出租车资源配置。本文以"北京"和"西安"分别作为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代表,通过建模解决了以下
肌内效贴来自于运动机能学(kinesiology),最早由日本加濑建造博士(Kenso Kase)于1973年发明设计[1],并将其命名为kinesio taping。肌内效贴贴扎技术是通过用一定手法将具有特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不断增强。留乡青年转移就业过程是一种社会流动的过程。本文以社会流动为理论视角,采用以个案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和以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