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M数据的江汉平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变化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sci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等级规模体系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能够反映出城镇在不同等级规模中的空间分布格局、时间演变规律及城镇人口规模集聚或离散的程度,对于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镇空间组合状况、发展演化规律和城镇体系所处的发展阶段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很多研究成果以人口规模指标表示城镇规模,分析城镇等级规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力因素,鲜有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表示城镇规模来分析城镇等级规模的分布特征的研究成果。本研究以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表示城镇规模分析了江汉平原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以2010年的Landsat TM影像数据和2000年、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源,并结合统计数据、区域专题图及行政区划图等资料,对江汉平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的时空格局特征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江汉平原区域不同等级规模城镇的时空分布存在差异。2000-2010年这一时段对比分析可见,不同等级规模城镇的数量变化也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规模在100-500hm2之间及以上的城镇数量呈上升趋势,规模在50-100hm2及以下的城镇数量呈下降趋势。(2)江汉平原区域规模在50-100hm2之间以及小于这一规模的城镇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小于1Ohm2的城镇数量所剩不多。而规模在100-500hm2之间以及大于这一规模的城镇数量呈上升趋势。(3)2000-2010年这一时段内,随着行政等级的增加,城镇净增长率也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只是县级市的城镇净增长率比副地级市的城镇净增长率略高。2005-2010年这一时段内城镇净增长率的变化是从乡镇级到副地级市是逐渐增加的,到地级市又降低了。(4)2000-2010年这一时段,江汉平原区域城镇体系之间的集中程度上升,城镇等级体系不平衡程度加大,城镇的扩张集中在行政级别高的城市。江汉平原核心城市在区域中的重要性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镇规模之间的总体差异和平均大小都呈上升趋势。
其他文献
传统经济地理学在解释地域经济发展问题时,往往倾向于从生产要素等外在有形因素来进行研究,而对于文化制度等隐藏在经济发展背后的内在因素却较少深入探讨,导致人们不能很好
前言70年代末,80年代初崛起的香港电影新浪潮可以说是呼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在电影工业低潮、甚至陷于青黄不接的时候,适逢电视工业迅速发展,因应了社会多元化和本土化的需要,培养一批
当前阶段是中国经济经历着转型及改革的特殊时期,国民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方向,农村金融也面临着进一步深化的局面,值此之际,县域经济即将开启更快发展的新道路,与此相关的“三农经济
摘要:高三数学复习的最直接目的是争取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为第一目标,高度关注复习课的有效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练习、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3  对
摘 要:100402工作面采用槽波地震探测、直流电法2种物探方法圈定5个异常区、3个断层影响带,分析得出可能成为矿井导通下伏奥灰水的导水通道。通过对底板注浆加固,消除了底板水害的威胁,保证了矿井产量,为其他采区和工作面防治水提供依据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槽波;直流电法;导水通道;注浆加固  中图分类号:TD2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242-01 
简单介绍小学中年级作文教法与学法的问题,并从统一教法与学法,以兴趣贯穿教与学,重视写作材料积累,深化教与学的联系等方面,研究如何推动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旨在提高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