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美学视角下的《英译元曲200首》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唐诗偏重体之势,宋词注重律之美,元曲追求韵之致,成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作为元代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元曲虽在数量上不及唐诗渊薮,格律上不如宋词严格,但其独特的体裁和艺术成就却足以与两者相媲美鼎足而三,可见元曲之美有其独到的魅力。诗歌美感的传递历来是翻译中的难点,相较于唐诗、宋词的英译,元曲英译历来被视作“难中之难”,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元曲不可译”。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席,对于我国文化的外向传播意义重大,因而元曲的翻译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模糊美学理论,以《英译元曲200首》为个案研究对象,对译者在翻译时结构形式、韵律、意象、意境等方面的传达和保真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英译本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旨在对译本的形成过程和模糊美感的再现进行描述和详细分析,进而探讨模糊美学理论在元曲和英译本中的审美再现,并借助相关文献资料对周方珠教授的翻译策略进行总结,最终得出元曲英译在原作模糊美传达上的一些规律,以期有更多的学者把起步相对较晚的模糊美学理论推而广之,进一步丰富翻译学的内涵,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文采取文献分析、定量研究等方法,从模糊美学的理论视角分析元曲英译,在《英译元曲200首》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模糊美学与翻译学的关联,并在厘定其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元曲英译模糊美传达的规律,找到中西文化在元曲翻译上殊途同归的关联点与突破点。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古诗词英译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多。然而,以模糊美学为理论基础对元曲或元曲英译进行研究的学者相对较少,可谓凤毛麟角。本文的创新之处即是从模糊美学理论出发研究元曲英译。首先,本文陈述了本篇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目,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文本框架。其次,文章综述了元曲研究及元曲英译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简要介绍周方珠教授在元曲英译方面的贡献并重点指出周教授的力作与模糊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本章节的尾部简要叙述了模糊美学理论对元曲英译的指导意义,从而而引入文章的理论框架。再次,文章简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理论框架——模糊美学理论。本章在分析模糊美特征的基础上,辅之以元曲英译之实例,分析模糊美学理论与元曲英译的关联点,促使二者共同致力于元曲的国际化。然后,本文着重分析并探讨周教授译作在模糊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的再现。首先分析了元曲英译中模糊美学的独特价值,接着探讨翻译过程中影响美感的可能性因素,进而具体分析模糊美感在周教授作品中的再现与保留。通过这一视角探讨元曲英译,最后得出相关的翻译策略,以帮助学者对译本有更好的解读。最后总结全文,指出本文不足之处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些许可行的建议。基于模糊美学理论,以周方珠教授的《英译元曲200首》为个案研究,本文作者认为模糊美学对于古典著作的英译,尤其是元曲英译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周教授的翻译策略更是应为学者们所珍视并付诸实践。
其他文献
变压器与配电柜作为配电网工程的核心设备以及关键组成部分,支持着整个配网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转,必须掌握科学的变配电安装技术,加强质量控制,把握关键施工环节,提高配网工程
叉车的使用因素、行车机构技术状况、驾驶技术等影响叉车轮胎的非正常磨损,应通过加强轮胎维护、提高底盘维护质量、合理选择和搭配轮胎等加以预防.
设计了一款自走式旋翼气流辅助式静电喷杆喷雾机,应用静电喷雾技术提高了雾滴在靶标上的附着性,利用气流辅助技术提高雾滴的穿透性。该机具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工作方式,可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