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哮喘是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常患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若不及时诊断、有效治疗,可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是目前我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一个巨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委员会报告显示,全球存在约3亿哮喘患者,且患病率持续上升;据调查我国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或典型哮喘患病率均以学龄前儿童为最高[1]。哮喘具有异质性,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2]。2006年GINA已提出哮喘控制水平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重要性,如何评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情况,方法手段多样。但由于学龄前儿童理解力差及自身生理的问题,仅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指标较为客观,适用于学龄前儿童。近年国内有学者研究显示,脉冲振荡肺功能可以客观反映小气道功能,是一种可靠评估哮喘控制的方法[3]。此外,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FeNO(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因操作简单、具有无创性等特点被推荐作为反应气道炎症(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可靠指标[4]。上述指标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目前尚无定论,而学龄前儿童相关研究基本没有涉猎。目的:探讨学龄前支气管哮喘儿童不同控制阶段的FeNO与气道高反应性指标(IOS检测指标)相关性。方法:1、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于××××大学××××医院儿科门诊确诊的哮喘儿童74例,体检的儿童25例,年龄均为3至6岁。(门诊专家根据2008版GINA标准诊断儿童支气管哮喘)2、搜集所有入组患儿体重、身高、性别、年龄及相关过敏史等信息,并做记录;体检患儿完成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3、所有入组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为轻-中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根据2016版哮喘指南进行分级),已维持低剂量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吸入治疗3月,完成FeNO检测及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对相关数据进行搜集、整理。4、根据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版)症状控制水平分级[2]将所有入组哮喘患儿分为哮喘非控制组(n=48)、哮喘控制组(n=26),同时将体检患儿纳入对照组。5、本研究使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我们用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我们选用LSD-t检验进行数据的分析。多组数据的比较我们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的分析。评估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我们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分析三组儿童身高、年龄、体重之间的差异,并对年龄等其它基本信息作出比较;比较三组间FeNO及IOS指标(R5、R5-20、R20、AX、Fres、X5)之间差异;计算FeNO与脉冲震荡肺功能检测指标相关性。结果:1、控制组及非控制组哮喘患儿与对照组儿童身高、体重、年龄均无明显差异。2、非控制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控制组(P<0.05),对照组与控制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3、控制组、对照组及非控制组Fres、R20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非控制组哮喘患儿R5-20、R5、X5检测值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非控制组哮喘患儿与控制组R5-20、R5、X5无明显差异(P>0.05)。非控制组与对照组、控制组AX有明显差异,且非控制组AX的检测值明显高于控制组(P<0.05)。4、控制组R20与FeNO呈弱负相关(P<0.05),非控制组、对照组R20与FeNO无相关性(P>0.05)。非控制组、控制组及对照组Fe NO与R5、R5-20、AX、X5、Fres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学龄前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可反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是否控制,不能反映气道高反应性(BHR),故需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指标(气道高反应性的指标AX等),更能精确的判断哮喘是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