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运动员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的设计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式越野滑雪运动是冬残奥会中的重要比赛项目,而我国的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运动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和欧洲越野滑雪强国相比,存在非雪期训练装备落后,运动员越野滑雪技能测试方法缺乏等问题。因此,为迎接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使残疾人坐式越野滑雪运动员的非雪期专项耐力训练不再受季节和场地因素的限制,并为运动员的撑杖能力提供一个科学地量化指标,本课题研制了一套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本系统是一套基于越野滑雪撑杆过程阻力模拟的坐式越野滑雪训练设备,采用一对并列布置的机械式无杆气缸作为运动载体。在撑杆阶段,运动员撑杆推动机械式无杆气缸上的滑台向后移动,此时气动系统通过控制气缸后腔气压变化来实现越野滑雪撑杆过程阻力的模拟,从而给运动员以较为真实的越野滑雪撑杆感受。当撑杆结束后,进入回程阶段,滑台在气缸后腔气压的驱动下,快速返回起点位置,以准备进入下一次撑杆。此外,机械式无杆气缸的滑台上安装有撑杆三维力测量装置,用于监测运动员撑杆过程中的撑杆三维力信号,通过Wi Fi传输并保存到由本课题组同学开发的越野滑雪虚拟画面系统中,实现相应的越野滑雪虚拟场景模拟。在现场安装测试中,完成了坐式越野滑雪技能测试及训练系统的性能测试实验,并对测试者使用双杖推撑技术进行连续撑杆过程中的撑杆力测量曲线及气缸后腔气压变化曲线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套系统能够较真实地模拟越野滑雪撑杆运动过程,且所模拟的撑杆阻力的稳定性、对称性等特点均能满足本课题的设计指标。
其他文献
天津近代在九国租界的背景下,建筑思潮和文化意识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建筑装饰也呈现出的风格融汇、中西混合的文化特点。从建筑装饰符号的审美、形成规律的角度去研究天津近代历史风貌建筑,不仅建立和完善了天津建筑装饰艺术的数据资料,同时也整理提取了天津城市建筑的装饰属性,探索未来天津城市地域性特征的显现方式。同时,论文为响应和加强当代天津城市新旧建筑风貌统一,配合老旧小区改造,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将天津近代建筑
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样式,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诗歌修辞主要以研究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为主要目标,唐诗中的修辞是我国诗歌修辞史上的高峰,故唐诗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非如此,表现在课程标准对修辞内容的导向模糊,教师不清楚修辞研究范围、性质和功能,从而使教师不能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改善这种唐诗修辞教学现状就
叶圣陶“不需教”教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当通过必要的“教”来达到“不需教”,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需教”教学思想与语文学习任务群所要求的自主、合作及探究性学习相适配。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重要部分“剧本阅读与创作”,在当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重阅读鉴赏轻视写作,将剧本阅读当作小说鉴赏或戏剧表演等问题。将叶圣陶“不需教”教学思想应用于“剧本阅读与创作”教学,
珊瑚礁在岩石学上统称为珊瑚礁灰岩,属于海相生物成因的碳酸盐岩。中国的珊瑚礁灰岩广泛分布于南海,是我国在南海唯一的陆地国土类型。随着我国南海大规模工程设施建设相继开始,礁灰岩地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海洋工程发展和建设的重要依托。礁灰岩因其组成物质及发育环境的特殊性,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其围岩稳定性与其它陆源岩石存在显著差异,在工程设施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遇到深部珊瑚礁灰岩地层的大量力学问题。因此采用室内
重金属镉是水产品中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可在水环境和水产品中迁移转化,并沿食物链逐级传递,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针对口虾蛄中重金属镉污染这一问题,本文以口虾蛄为研究对象,开展海水中镉在口虾蛄体内富集规律和响应机制研究。通过研究镉在口虾蛄不同组织和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特征,解析口虾蛄中重金属镉的特异性蓄积机理;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力变化及丙二醛(MDA)的含量,揭示镉对
图像分割作为图像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可以描述为利用图像的低级视觉特征,根据相似性准则将图像分割成一系列连通的匀质区域,并从背景环境中提取出用户感兴趣对象的过程。由于图像分割运用场景复杂以及对人类视觉系统深层认知的缺乏,并没有一种算法可以运用于所有场景下的分割任务,因此对于特定场景下的分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种交互式图像分割方法,随机游走算法分割性能优异,常被运用于复杂背景下的图像分割任务。自从随
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研磨好的煤粉通过热空气喷吹进炉膛内,煤粉颗粒与气体所形成的流体现象为气固两相流。根据两相流流体的信息实时控制管道内煤粉的质量流量是提高发电效率的关键。气固两相流测量中的静电感应法是基于颗粒荷电特性实现颗粒浓度及流量测量的一种方法,由于其仪表结构简单、非侵入、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无需维修等优点,因此在火电厂喷煤系统这种低浓度气固两相流的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借助中北大
工业领域中存在大量相互接触的金属柱状部件,为减少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损害,保证金属部件安全稳定的工作,检测其接触区域关键力学指标对其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检测接触应力有X射线衍射法、基于磁弹效应测应力、超声回波法等,X射线衍射法存在穿透深度较小,单点测试时间过久等弊端;基于磁弹效应测应力法产生的磁滞现象会导致磁力永久性滞留在敏感部件中,对铁磁部件直接产生不良影响。超声回波法利用超声波在铁磁部件中传
随着矿用井下电动车辆在煤矿的使用量越来越多,多种电机驱动形式的矿用电动车辆出现。包括轮毂电机直接驱动的形式,还有在传统防爆柴油机的传动结构上直接把内燃机更换为电池电机结构,这样的方法使得电动车各个轴在电机驱动时不能合理的得到应有的驱动力矩。这种情况让本就电池容量有限的电动车辆更加难于胜任矿用重型工程作业。除了电池容量问题,还可能造成散热困难等。所以对井下矿用车辆的轴上的驱动力矩合理分配就有着重大意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建筑业作为影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传统粗放式的建造方式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难以满足建筑业可持续发展需求。装配式建筑因其具有节能环保、高效高质等优势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得到国家的大力推行,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围绕着装配式建筑碳排放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体建筑的碳排放核算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