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种子期乙烯利处理后雌性化效应机理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dongjia1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是在黄瓜种子期用浓度为4000㎎·l-1、5000㎎·l-1、6000㎎·l-1、7000㎎·l-1、8000㎎·l-1和9000㎎·l-1的乙烯利溶液进行处理(浸种),处理时间为12h,以蒸馏水为对照,分析了子叶期至第五真叶期黄瓜体内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种子期雌性化处理后,黄瓜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活性、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在第三叶期达到各自的最高值;吲哚乙酸(IAA)氧化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性变化,第三叶期酶活性降到了最低值;过氧化氢酶(CAT)、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显著;核酸含量、C/N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和单宁含量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第二真叶期其含量均达到了各自的最大值;本文结合论文乙烯利种子期处理后黄瓜雌性化效应研究的结果,SOD、POD、叶绿素、可溶性糖、蛋白质、单宁含量与黄瓜雌性化呈正相关,IAA氧化酶、C/N则呈负相关性。在浓度为7000㎎·l-1和8000㎎·l-1的处理中,黄瓜叶片内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与对照差异最显著。
其他文献
蔓枯病(Gummy stem b1ight)是由Didymella bryoniae真菌引起的一种全球性病害,常造成黄瓜(CucumissativusL.)不同程度的减产,病情加重时可严重影响黄瓜的商品化生产。黄瓜遗
2020年,新基建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新热点.rn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与消费“两驾马车”都受到了严重抑制.在这种情况下,新基建可以成为
期刊
番茄采后的腐烂一直是困扰番茄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目前所广泛使用的化学杀菌剂存在着农药残留、污染环境、病菌抗药性等诸多弊端。生物防治是近年来被证明很有成效的新途径
“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河南油田首席技师”……诸多荣誉,彰显的是河南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作业队郭亮,巧思善研的智慧结晶.rn做懂技术的作业工rn1996年,19岁的郭亮刚参加
期刊
这是我的生活,枯燥,琐碎,有时想逃离,有时却不舍。我以为在苦逼的高中生活里,最大的成就只不过是把屁股磨出茧来。后来才知道,我不止有着逼仄狭小的校园,我还可以拥有整个辽阔的寰宇,只要我想,我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  只要我想。  我叫布达,我的同桌叫佩斯,尽管我们有着如此相契的名字,但我从来都明白,我们所间隔的,远远不止一条多瑙河。  当年我走了狗屎运考进了k中,却有如误闯高速公路的自行车,为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