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压蒸煮米饭工艺设计优化及米饭品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u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设计并优化了微压蒸煮工艺,对比分析了微压蒸煮米饭与高压蒸煮米饭和常压蒸煮米饭在感官品质、化学营养品质和物性品质上的异同,并首次尝试采用视觉检测技术估测微压蒸煮过程中米饭的糊化度变化。实验研究结论如下:1、在现有压力蒸煮工艺基础上拟设定出微压蒸煮工艺,并对其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微压蒸煮工艺为低温55℃,低温保持时间12min,压力10kPa,保压时间12min,焖饭时间5min。2、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微压蒸煮米饭消费者偏好性强,米饭的颜色、光泽、完整性、适口性等品质明显提高。三种蒸煮工艺下,米饭的香气差异不大,都具有米饭特有的香气。3、微压蒸煮工艺增加了米粒低温吸水膨胀时间,缩短了米水体系沸腾时间,减少了沸腾期米饭粒间剧烈摩擦造成的米粒表面受损,有效保持了米饭粒外观完整性。同时增加了米粒中内源酶活性保持时间,促进了直链淀粉、糖类、氨基酸等物质的溶出,提高了米饭中呈味物质的含量。另外,呈红色和黄色的色素溶出分解较多,米饭白度值高。4、蒸煮过程中大米淀粉由外而内逐步糊化,米粒内部产生孔洞,表面产生裂纹,保温结束后,米粒表面裂纹被水及溶出物填充,在米粒的表面形成“水膜层”,米粒内外水分达到平衡,米粒体积较前一阶段有减小;同时米粒内部形成了淀粉—脂类复合物,使原有结晶结构改变,结晶区尺寸增大。微压蒸煮过程前期以吸水膨胀为主,中后期淀粉糊化最快,蒸煮过程中内部产生较大的孔洞,蒸煮后米粒表面裂纹较少,外观形态较好,且米饭膨胀率大,硬度低,饭粒抵抗受损的能力差。微压蒸煮工艺条件下米饭的消化性与高压蒸煮米饭接近,高于常压蒸煮米饭。5、质构特性与感官特性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质构咀嚼性和硬度越小,米饭的香味越浓郁;回复性和粘着性越小,米饭光泽性越好;硬度越小,米饭颜色越诱人,米饭咀嚼时甜味和香味越明显;回复性和凝聚性越大,米饭颗粒外部形态受损越小,柔软度越适中。6、首次尝试采用视觉检测系统来估测微压蒸煮过程中米饭糊化度变化。通过提取微压蒸煮工艺过程中米饭图像特征信息,并对特征参数进行分析选择,建立微压蒸煮过程中米饭糊化度的前向神经网络,并对其进行识别模型训练,最终建立微压蒸煮过程中米饭糊化度估测的视觉检测系统。视觉检测系统估测结果表明,提取的图像特征参数与米饭的糊化度变化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即米饭的糊化度可以通过分析图像特征估测。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导致滑坡地质出现的主要因素进行阐述,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以及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入手,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识别方法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工程地质勘察中滑
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矿区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损害,直接影响人们的安全生产和生活。矿区地面沉降监测是矿山开采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开始逐渐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它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提出了三个元功能的概念,既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从
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通常需要搭载多种传感器来建立环境模型和对自身进行定位,导致系统过于复杂。通过NAO机器人搭载的RGB-D传感器,在ROS环境下,对传感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匹
本刊讯2月20日,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40家成员企业在杭召开会议,总结上年预警点工作经验,探讨今年茶叶外贸预警工作新举措。浙江省茶叶对外贸易预警示范点是由浙江省
“劳动权”是我国理论界极其关注,又存在众多分歧的话题。依笔者的理解,对劳动权的理解存在着三种本位思想,即国家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一、从国家本位的视角来考查劳
膀胱癌是常见的肿瘤之一,在肿瘤疾病中,它的发病率处于第十位,在泌尿外科的肿瘤疾病中,它居于首位。初发膀胱癌往往恶性程度较低,在肿瘤的复发过程中有30%的患者肿瘤细胞会出
在国际政治领域中,国际援助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现象,存在一定的运作规则和特殊规律。本文首先对国际援助的性质、作用和目的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对未来中对非农业援助项目的重要
粤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台N135-13.24/535/535型汽轮机,机组大修停运后汽轮机投入盘车运行,在盘车过程中出现转子偏心异常增大,转子偏心增大会造成动静磨擦,甚至造成大轴弯曲
2015年《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确立起"两线三区"的借贷利率上限的客观主义模式,意在规制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行为,促进金融市场良性发展。但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多个案件表明该种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