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的一种惰性细胞淋巴瘤,FL表达全B和生发中心细胞标记物,如CD20、CD79a、CD10和BCL6等,并以t(14;18)染色体易位和BCL2过表达为特征。MUM1/IRF4是干扰素调控因子(IRF)家族成员之一,在生发中心后成熟的B细胞中MUM1/IRF4表达呈强阳性,它可以通过激活B1imp-1/PRDM1的表达、抑制BCL6的表达来促进浆细胞分化。一般认为滤泡性淋巴瘤不表达或极少表达MUM1/IRF4,但近来国外有研究显示部分高级别FL中有MUM/IRF4的表达,国内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对MUM1/IRF4在FL中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同时对其它相关标记物及BCL2基因易位进行检测,并与国外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其在FL中的生物学意义。
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和天津市肿瘤医院病理科共98例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1ymphoma,FL)病例,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UM1/IRF4及CD10、BCL6、BCL2、Ki67等抗原的表达,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t(14;18)的易位,对MUM1/IRF4在不同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MUM1/IRF4与其它几个相关蛋白标记物表达的关系,以及MUM1/IRF4与t(14:18)易位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SPSS17.0)。
结果:(1)一般特征:98例FL中,男性51例,女性47例,年龄25~83岁,中位年龄59岁。根据2008年版最新WHO分级标准[1],本组病例I~Ⅱ级共54例(I级24例,II级30例),Ⅲa级26例,Ⅲb级18例。MUM1/IRF4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率为39.8%,CD10为62.2%,BCL6为80.6%,BCL2为87.8%,Ki67高表达(≥25%)的阳性率为50.0%;
(2)MUM1/IRF4主要在高级别FL中表达(I级4.2%,1/24;Ⅱ级26.7%,8/30;Ⅲa级53.8%,14/26;Ⅲb级88.9%16/18),并与FL分级(P=0.000,r=0.628)和Ki67的表达(P=0.000,r=0.473)呈显著正相关。
(3)MUM1/IRF4与CD10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0,r=-0.597),与BCL6和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
(4)98例FL中有94例FISH染色成功,t(14;18)易位率为58.5%(55/94),其中I级91.7%(22/24),II级63.0%(17/27),Ⅲa级52.0%(13/25),Ⅲb级16.7%(3/18)。t(14;18)与FL分级呈显著负相关(P=0.000 r=-0.497)。
(5)MUM1阳性病例中t(14;18)易位率(10/55,18.2%)显著低于MUM1阴性病例(29/39,74.4%)(P=0.000)。t(14;18)易位与CD10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0,r=0.497),与BCL2和BCL6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6)在27例CD10-MUM1+病例中有4例检测到了t(14;18)易位(14.8%),易位率显著低于CD10+MUM1-病例组(38/45,78.1%)(P=0.000)。
结论:(1)MUM1/IRF4在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中显著性高表达,MUM1/IRF4阳性病例增殖活性高,提示其进展快,预后差,MUM1/IRF4强阳性有助于高级别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
(2)MUM1/IRF4的表达与FL分级和Ki67高表达呈正相关,与CD10的表达呈负相关,与BCL6和BCL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3)t(14;18)易位率略低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且与MUM1和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与CD10的表达呈正相关,t(14;18)易位提示FL预后相对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