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试验验证及综合评估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半实物仿真技术在诸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在军事应用领域,红外视景仿真系统是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到复杂光电侦察装备的试验鉴定中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的高逼真度特性是其能够被广泛应用的前提和进行系统可信度评估的基础,因此如何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的逼真度进行验证以及形成定量化评估成为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的逼真度进行验证及评估。本文通过分析红外视景仿真系统的逼真度影响因素,研究了针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的逼真度评估指标因子。通过设计试验验证方案并结合外场试验数据对逼真度评估因子进行量化,完成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的综合性评估,同时解决红外视景仿真系统中的参数联合调控问题。本文在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科研项目需求,研究了一种利用外场试验数据对逼真度进行分层次、定量化、综合性评估的方案和逼真度评价因子,为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的定量化评估提供了一种参考,并对构建高逼真度红外视景仿真系统总结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建模仿真规范化意见及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1)本文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评估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逼真度评估的概念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并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评估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2)本文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分析。将红外视景仿真系统分解为红外数字场景、红外目标模拟器、联合调控投影三个独立的层次进行研究。结合建模仿真全链路思想对系统各层次仿真过程中的涉及到的全局几何模型和全局辐射模型进行建模分析,梳理出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评估的关键因素和主要问题,解决了仿真系统中目标模拟器黑体光源温度值和红外数字场景辐射量化范围联合调控的问题。(3)本文设计了分层次、分要素的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试验验证方案。利用红外热像仪、自动测温仪、气象仪、红外目标模拟器等试验设备采集了外场试验数据,并同时生成相同试验环境条件下的仿真数据。通过对外场试验数据和仿真数据的分析和对比,形成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的定量化评估结果。(4)本文结合影响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的关键因素,研究了一套针对红外视景仿真系统的分层次、定量化、综合性的逼真度评估指标因子。结合实际科研项目对某型号的红外视景仿真平台进行了逼真度验证和评估。同时,结合红外视景仿真系统逼真度评估过程和结果,本文总结了构建高逼真度红外视景仿真系统的意见及建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米波雷达在反隐身、反辐射导弹等方面的优秀表现,使其不仅受到广泛关注,甚至还被应用到现代战争中,但米波阵列雷达在对低空、超低空目标的检测及跟踪上还是有一些弱点。米波
恩格斯在德法战争期间,于1870年7月29日至1871年2月18日,连续发表了59篇关于这次战争的论文,精辟地论述了巴黎要塞战的军事学术:巴黎要塞被包围了,但它是法国最后的希望;巴黎
由于地雷价格低廉且杀伤力极大,已成为军事防御中重要的武器装备。目前单种地雷探测方式受探测条件限制,已不能完成日常地雷探测工作,因此,发展多途径、多技术组合的复合探雷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超级市场突飞猛进,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但与国外超市相比,存在着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零售企业资源能力有限的矛盾,企业经营追求稳定性无法适应市场环境
"莫拉克"台风侵袭台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人员损失伤亡。为了在洪灾后及时开展救援工作,尽快恢复通信系统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应急通信的特殊性和要求,在分析了认知无线电关
想在第一时间了解微软软件动态,最好的方法是收看MSON Webcast在线课程。iReape可以用来下载中文MSON Webcast,为我们提供了下载、解压、播放管理功能。
<正>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制裁。美国政府宣布,管制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美辖区内的公私财产,禁止一切在美注册的船只开往中国港口,实行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情况及其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ELISA方法检测 78例肝移植受体手术前后、78例供体及 70例接受上腹部手术的非肿瘤
本文基于福建广电IP城域网的网络现状,借鉴运营商主流部署IPv6过渡方案,提出现阶段福建广电进行城域网IPv6改造商用初步规划方案.
关于城市高校普通话和方言使用情况和语言态度的调查,许多城市都已展开,而青岛高校的相关研究却并不多。本文旨在研究青岛大学生使用方言与普通话的状况,及其对待二者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