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思维导图评价指标的建构与应用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习的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概念理解能力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讨的问题之一。思维导图以形象化的图示展现认知结构,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物理概念组织结构。本研究以思维导图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旨在建立一套可应用于物理教学评价中的思维导图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进行评价,得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对于量子和经典概念的组织结构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一、建立对思维导图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在前人创建的思维导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之上,结合本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数据特点进行相应修改,得到可应用于评估物理概念掌握情况的思维导图评价指标体系。二、确定核心概念与问卷编制:通过对物理教学专家进行访谈,以量子力学中的“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与经典力学中的“平抛运动”为例,了解他们对于相关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情况,选取思维导图中出现频次高的概念作为对应知识点的核心概念,为问卷编制提供可用材料。三、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将所得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评估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为后续的量化分析提供具体数据。四、概念理解情况分析: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并对比学生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概念的得分差异。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学生和专家对于经典概念和量子概念的理解程度均具有显著差异性,但不同之处在于,学生对于经典概念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量子概念,而专家对于量子概念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经典概念。第二,学生对于经典概念和量子概念的熟悉程度和理解程度均具有高度一致性,即对于经典概念越熟悉的学生,对量子概念的熟悉程度也越高;对于经典概念的理解程度越高的学生,对量子概念的理解程度也越高。第三,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本研究提出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评分,得到的分数可以有效反映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情况。因此,思维导图定量分析在物理教育研究中具有应用可行性。
其他文献
超声成像是目前临床医学治疗中使用最为频繁的医学成像手段,具有实时性以及便携性,在成像技术中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超声成像技术,尤其是B型超声,为医生进行临床医疗诊断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临床常用的台式B超诊断设备体型较大且价格不菲,而且仅仅适用于临床诊断场景,无法在事故发生的现场以及患者家中进行诊疗操作。近年来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出了一系列便于携带的便携式超声诊疗设备,可以灵活地运用于各种复杂的诊
近年来,“17+1”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正把中国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中国有着传统友好合作关系的保加利亚,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新举措不断。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保加利亚凭借自身地理位置,丰富的森林、农业资源,完整的教育体系等优势,与中国在经贸、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加强交流和合作。双方贸易和投资较以往显著提高,直接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合作为两国带来了众多现实利益,惠及普通民众。
在这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许多课程依托免费开放的学习平台,由线下“搬到”线上,开展在线教学。如今,只要人们会使用计算机或智能移动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免费、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线学习在智能时代正在变成一种新的常态。但是,有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在“低监督”状态下的学习自主性不足。与此同时,有许多研究指出,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促使在线自主学习成功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信息时代,计算机
学位
在2019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要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开设思政理论课教育。实现此类课程的螺旋性上升,关键就要解决好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衔接贯通问题。可见,做好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是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是增强学生高中学习适应性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需要。本研究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会议中开始提出了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窗口岗位是政府履行其办事服务职能的主要岗位,代表着政府高品质的服务质量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作为社区基层的公共服务人员,城市社区窗口工作人员不仅被要求业务精通,还要承受着来自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情绪劳动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让窗口工作人员高效地自我情绪调节;如何让公共服务窗口单位合理地管理工作人员的情绪劳动
类比思想是众多数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把类比推理作为一种推理方式,即合情推理引入到教材中,关于类比思想的教学又存在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翻阅了很多资料文献后,本人发现关于乌鲁木齐地区类比思想的渗透调查基本没有,因此本篇论文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主要梳理并分析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可以渗透类比思想的知识点、调查乌鲁木齐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类比思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普及,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较之以往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社群逐渐代替科层组织成为其交往的更重要形式。在集体构建与共同维护秩序自发的网络社群时,学生日益呈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等鲜明特质,愈发追求个人多样需求、个性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显然,学生的社群化交往需要与高度组织化的科层管理之间存在冲突,使得当前学生管理模式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问题提出能力是学生创造性的重要体现,在我国创造性人才战略的指引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已写入了中学物理课标中。教师是影响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职前教师是未来教师的储备力量,物理职前教师的问题提出能力关系着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因此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有效评价我国物理职前教师的问题提出能力?二是我国物理职前教师问题提出能力情况如何?三是他们对待问题提出的观点和困难是什么?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教材的编写符合学生学习机制是教材有效性的基本保证。本领域尚无从学习心理学成果系统阐述物理教材编写有效性的研究。本文拟依据学习心理学理论,结合物理学习机制,对物理教材编写有效性的标准进行研究。理论工作主要有:1、依据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分途径、分环节的物理教材编写有效性的基本标准:符合学生的学习机制要求。具体包括:(1)在结论获得部分,应满足信息加工心理学信息加工机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