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普及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无障碍技术的研究和助残产品的开发又为残障人群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技术发展,大力建设国家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特殊教育中,实现特殊教育信息化成了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梳理国内外有关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构建我国特殊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进行有益的探索;通过个案研究提出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化策略,促进该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为其它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本研究首先对特殊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阐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由于目前关于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主要是参照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六要素模型,没有体现出特殊教育的特殊性。笔者根据特殊教育及特殊教育信息化的特点,并参照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模型,确定了特殊教育信息化构成要素和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查问卷,并以兰州市盲聋哑学校为个案做了详细的调查。 其次,通过分析问卷和访谈资料,发现了兰州市盲聋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网络化环境构建基本完成,但在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上还有欠缺,需进一步优化和系统化;信息化资源建设缓慢,须加快推进;特殊设备及功能室建设尚未达到教育部的要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效果不理想,与学科教学不能很好融合;学生信息素养有待提高。 最后,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秀案例,从特殊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三个维度进一步提出优化策略。在硬件环境的建设上,不仅要体现出教育特性,更要满足特殊性的要求。在软件环境的建设上,强化不同层级主体信息化推进责任,重视特殊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在人力资源环境的建设上,优化教学服务形式,提升学生信息化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