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及计量中,争论与讨论时间最持久的莫过于商誉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围绕商誉的定义、确认、计量、和处理方法等展开了经久不衰的争论。企业在兼并过程中产生的商誉的讨论尤显激烈,特别是针对合并商誉本质、内涵、确认与计量等一系列问题。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国际资本市场迅速进入严冬。在逆经济周期的状况下,企业间又产生了新一轮的并购重组浪潮。在此背景下,论文针对FH集团公司并购事项中,因投资者对合并对价及合并商誉确认问题产生疑问而导致股价大跌这一案例展开分析。首先,论文就商誉的概念、本质和分类等问题进行了理论阐述,重点分析企业兼并过程中产生的合并商誉确认及计量,对比分析了中美在合并商誉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差异比较。其次,FH集团公司收购AL公司的案例反映出FH集团公司的“后援平台+个人创业”的独特的商业模式,以资本链接的方式搭建后援平台,再以合资创业的模式发展分销网络。这一商业模式既节省了销售运营成本,又确保更加专注地从事自身的核心业务,专注于保险产品的销售和资本的运作。最后,论文从管理、经营和财务等三方面的协同效应、分析FH集团与AL公司合并所产生合并商誉的原因。论文也以收益分析法和市场法对合并过程中可以支付的合理对价以及由此产生的合并商誉进行估计,以确认FH在收购过程中支付的对价金额及合并商誉确认金额的合理性。综上所述,FH对AL支付的合并对价在合理范围之内,合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是合理的。本文的贡献在于正确引导投资者对合并对价及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做出理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它促使投资者能够善于利用公司财务报表,防止资本市场上出现类似状况的出现,避免投资者的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