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建都开封,时称京畿,又称东京,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在当时被称为西京,两京之间的地区被划分为三路:京畿路、京西北路、京西南路。在此范围内目前已发现、发掘了80多座宋代壁画墓,这些墓葬不仅有皇室贵族的壁画墓,也有达官贵人和平民的壁画墓。这些壁画墓主要分布在洛阳、郑州以及北部的安阳和焦作等地域。墓室多为砖室,一般有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组成。墓室结构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式,往往摹仿现实的建筑样式,砌出浮雕的假门、假窗、立柱、额枋、斗拱、屋檐等仿木建筑构件,在这些仿木建筑构件上施彩绘,并在墓室壁面绘制出大量的反映墓主人现实生活的世俗题材壁画。这些壁画内容不仅记录着宋代社会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等很多信息,而且还保存着宋代最原始的宝贵的色彩资料,这将为我们了解宋代社会色彩审美以及人们的美学思想提供最直接的参照,这是本文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经过本人近三年来的实地考察和调研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现已完成对河南宋墓壁画的分期断代,但从色彩的角度对宋墓壁画进行系统的研究尚有待于补充和完善。本论文试从现代色彩审美的角度,对宋代墓室壁画色彩进行解读,从而揭示宋代墓室壁画色彩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这不仅对补充和完善宋代美学思想和色彩审美趣向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宋墓壁画分期断代研究提供新的支撑。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章对宋代墓室壁画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根据墓葬出土的具有确切纪年的随葬品、铜钱、买地券等,进行排列对比将宋代墓室壁画分为三期:第一期,北宋开国到仁宗天圣年以前(公元960-1022年);第二期,仁宗天圣元年到哲宗元祐元年以前(公元1023-1085年);第三期,元祐元年到北宋末(公元1086-1127年)。根据墓室形制空间结构以及墓室壁画题材内容的关系,对河南宋代墓室壁画进行分类得出墓室壁画的三层结构:以神仙题材为主的上层壁画;以孝行题材为主的中层壁画;以世俗题材为主的下层壁画。第三章从墓室壁画地仗的制作、墓室仿木构建筑色彩与现实建筑的关系、墓室壁画题材与色彩的关系三个方面对河南宋墓壁画色彩进行分析。墓室壁画主要由地仗层、白灰层和颜料层三层构成,地仗层的制作材料和白灰层的厚薄将直接影响到墓室壁画色彩的肌理效果,颜料层中是矿物质颜料还是植物性颜料?墓室壁画中出现的色彩种类、色彩所出现的空间位置、色彩与具象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关系以及因自然因素形成的色彩肌理,是否能成为河南宋墓壁画色彩的地域性和时代性提供有力的支撑?这将是本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第四章从河南宋墓壁画色彩的时代与地域特征和墓室壁画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墓葬礼仪制度与色彩的关系,“五行”“五色”在墓室壁画中的体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色彩观这两个方面对河南宋墓壁画色彩特征进行总结。第五章通过与宋代河南周边地区如陕西、河北等地区的墓室壁画以及辽、金墓室壁画的进行对比,就河南宋墓壁画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