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继续侵蚀性损害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uoli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损害的不仅是公众的财产权利,还严重侵害了其生命健康权,在此基础之上,人们已经广泛的讨论了此种情形的法律责任问题。与建筑物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因本身的瑕疵导致了建筑物自身局部或全部的损毁、灭失,应当适用何种法律关系。这是属于产品自身损害的一个问题,但是又与一般的产品自身损害问题不同。因物局部所隐含的瑕疵导致物其他部分或是全部损毁、灭失的,德国法学理论界及实务界将之称之为继续侵蚀性损害,而这一损害的关键之处在于,在获得赔偿、补救时,是应当适用侵权法还是应当适用合同法,而其判断的标准又是如何界定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利用免疫规划制品数据库(Immunization Products Database,IPD)测算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冷链容积需要量标准的制定方法(以市级为例)。方法利用IPD中每种产品的每
在司法实践中,商标权客体的无形性以及其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使它给权利人带来高额收益的同时,也使其成为不法竞争者侵害的对象。虽然我国《商标法》第63条明确规定了商标
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也频繁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危害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对于这类新型行为如何定性,尚有众多争议。
文章以《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一书中的田地租佃契约文书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史学的方法以及法学的方法对清代湖北天门熊氏家族的田地租佃契约的相关内容进行
拒绝给付是一项新兴的确保行政义务履行的手段,它主要适用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尽管我国的行政强制法律实践尚未抽象出拒绝给付的法律概念,但其早已实际、有效地实施多年,成为事实上的强制执行方式。本文正是基于对拒绝给付的关注和考察,通过概念描述、发展演进和现状分析,确定拒绝给付的研究必要性;根据适法性探讨、原则性框架和法制空间铺展,梳理拒绝给付的实现可能性;试图完成拒绝给付的规范与制度建构,形成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