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造物的生命精神及象征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中,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又存在着“造物艺术”的概念,从字面意义上讲,“造物”可以解释成“创造物体或者物品”,也可以理解成自然的“造化”。从第一个意义来说,特别是现在的艺术设计领域里,“造物”和“造型”的各种区别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使得人们对“造物”和“造型”根本就没有区别开。美国的艺术理论家苏珊·朗格在著作《艺术分类学:历史与方法》中提到了相关的艺术分类,将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表现性艺术形式前面加上“虚幻的”定语,这意味着还存在“现实的”或者“非虚幻的”形式,但是他没有将建筑、工艺美术、工业产品等单独分类。中国古代的一切实用性艺术,例如建筑、劳动工具、日用器具、漆器、纺织品、金属制品等生产都是“造物”的产物,它们和纯粹的造型显然有区别。在中国传统造物中,也存在着各种设计精巧、和现代设计主题相一致的巧妙作品。例如众所周知的“长信宫灯”,不仅造型独特。更重要的是它的灯座、灯盘、灯罩随时可以拆卸重新安装,灯罩是两个弧形瓦板做成,嵌入灯盘的槽口中,可以滑动以调节光照方向和亮度,不仅如此,燃烧产生的烟可以从侍女的右臂管中进入身体,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洁。这是一件古代“绿色设计”经典作品。纵观现代设计历史过程,人类不断以征服者的身份自居,设计出琳琅满目的产品。在我们设计师设计出满足人类自身的产品时候,却忽视了这些产品带来的连锁反映。我们自身生存的环境受到很大威胁。大气污染、能源浪费、生态危机等问题日益突出,从一个地区性的小问题变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话题,于是当今设计界,不仅提出设计的民族个性,更加强调设计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起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力,所以,象“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系统性设计”等设计主题成了当今设计热门话题,也成为当今评论一个设计作品好坏的直接标准。人类的觉醒、设计界的觉醒对于人类今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关注人类自身、关注自然的设计观其实在中国古代的造物中就体现出来了。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精神”的关注。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概念。例如“天人一德”、“天人一性”、“天人一气”等,其实就是中国古人对自然和世界的观点。这种天人观就是一种生命观。“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中国传统造物过程中,考虑的不仅仅只是满足自己的需求,还考虑到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例如古代为捕鱼设计的渔网,故意把网眼设计很大,只捕捉大鱼,让小鱼逃走,这样保证以后还有鱼可捕。这种对生命精神的关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中国传统造物中存在“生命精神”对现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设计”等发展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本文就是尝试从中国传统“生命精神”在“造物”中的心理基础、哲学基础、表现形式等方面研究,发掘传统造物中对当今设计主题相吻合的思想元素,推陈出新,力求为设计找到一条可以借鉴的新标准。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具有最丰富的蚕蛹资源,全国每年干蚕蛹产量可达10余万吨,占世界蚕蛹产量的70%以上。蚕蛹作为缫丝工业的副产品,由于有特殊的气味,除用于畜禽饲
矿产开发活动及其废弃物的排放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环境问题,矿业开发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也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科学
目的:分析描述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胃肌电活动特点,探讨胃动力障碍在GERD发病中的作用,以期有助于临床诊疗。方法:对68例GER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餐前、餐后体表胃
<正>时光如烟,往事却如炬。在当代中国建筑业发展史上,中国南通不能不提;在江苏南通建筑强企之林,南通四建集团不能不提。这个全国优秀建筑企业,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实力雄厚
本论文紧密结合973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雷达自动目标识别新机理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雷达极化信息获取与处理”以及国防预先研究项目“雷达目标
在环境、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在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机组已发展到兆瓦级。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风电场将
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的程序,对腹板开孔圆孔的梁抗弯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不同开孔率和不同截面对腹板圆开孔对梁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随着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扩张,需要大量的建筑相关专业的人才加入,其中的造价工程专业就是重要的一方面,它贯穿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也是对费用控制的最关键的步骤。因此教育部门
目的:对卫矛科药用植物雷公藤提取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加压溶剂提取方法进行提取分离,根据理化性质用显色-比色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试验设
针对热电厂燃运系统手动喷淋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采用CC-3无动力除尘系统进行替换改造,使用效果良好,安全可靠,经济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