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对学校德育的种种批判不绝于耳,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说与想象似乎也陷入了喋喋不休而又令人失望的境地,尽管如此,对于如何重新唤醒道德教育的生命力仍然是热衷于道德教育的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本篇论文便是致力于唤醒道德教育生命力的一种尝试,旨在通过构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以提升学校育人质量,使学校德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重拾道德教育的本真意蕴,以期改变学校德育实效性长期低靡的现实。全文共分为五章对“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进行阐述。第一章是对意义理论的本体解读。这部分内容为接下来在道德教育中研究意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关于意义问题的研究,比较系统而又深入的要数哲学,因此,本章便从哲学的视角来解析意义的内涵、意义世界的特征以及个体意义世界形成所具有的一般特点。第二章是对偏离意义追求的现代人之意义世界的省察。首先较详细地阐述了人是意义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以“意义世界的特征”为标尺衡量当下人们的意义世界,得出的结论是现代人正面临着严重的意义危机。具体表现为,其一是成人世界的意义危机,从人与超越性精神追求、与价值标准、与道德、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反思的疏离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二是青少年世界的意义盲点,分别对青少年学生在理想、思想观念、责任感、正义感、人生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存在的意义问题加以阐述,最后,分别从文化、经济、科技等几方面对意义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对偏离意义引领的学校德育现实图景的描述。在明了当下人们意义失落的严俊现实的同时,本章主要目的就是考察现行的学校德育是否担负起了意义引领的职责。为了充分完整地说明这个问题,笔者从德育目标中意义的失落开始,分别对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方法、德育主体——教育者眼中的意义失落之现实状况进行了疏理与阐述,进而表明学校德育面临人们的意义危机是不作为的,不仅不作为而且根本没有完成好自身的“本职使命”,即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道德规范教育还是价值观念的培养都缺少必要的意义引导,没有揭示出规范与价值体系的深层意蕴,没有真正地触及道德学习主体的精神世界,没有关注道德学习主体理解活动的发生,这是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学校德育各个环节中意义引领失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教育者方面的原因,家长与社会方面的原因,科技、文化、经济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整体的功利化倾向以及对道德教育本真涵义的曲解。第四章是对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的理论构建。本章着重提出了是否关注意义是区分不同道德教育的重要标准,并以其为标准将道德教育划分为两大类,在此基础上集中回答了在道德教育中为什么要关注意义;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是什么样的,具有怎样的特征以及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如何设定的。第五章是对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的策略构建。应该说,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的成功进行,需要学校德育各个环节,方方面面的调整或变革,笔者择其要者并尝试性提出,“意义论”德育理念的确立是关注意义的道德成功进行的前提;理解是关注意义的道德成功进行的基础;意义充盈的德育活动是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成功进行的主要途径;智慧型教师是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成功进行的主体保证。在此基础上,又具体探讨了意义论德育理念的实践形态;提出了有助于道德学习主体理解活动发生的教育方式方法——对话交往与生命叙事;在提升德育活动质量的思考中,笔者指出真实的道德冲突与情境化道德教学是德育活动质量提升的两翼,最后对智慧型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以及培养策略提出了简略的构想。至此,本文提出的“道德教育要成就人则必须要关注意义”的核心思路有了较为完整地展现,期许这一理论上的新意能够在现实道德教育活动中展现其真正的实践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