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肿瘤转移机制的阐明,对认识肿瘤的生物学本质具有理论意义。肿瘤浸润转移的方式包括直接播散、血道转移、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几种。其中淋巴道转移是最常见的方式,也是肿瘤转移的早期迹象,因此及早发现微小的淋巴结转移灶是控制肿瘤转移的关键。近年来对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研究日益增多,很多淋巴道转移相关分子陆续被发现,学者们希望通过这些分子作为突破点,寻找阻断及治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最佳手段。 自从1995年以来,基因芯片技术在研究肿瘤发生及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面做出很大贡献,筛选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并为基因治疗寻找合适的靶位点。目前基因芯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体肿瘤分析,其高速度、高效率和大信息量的特点远优于传统基因分析法。 窖蛋白-1是胞膜窖中的主要结构蛋白,近年来胞膜窖和窖蛋白的细胞生理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们参与体内很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内吞、胆固醇运输、脂类稳定、信号转导、血管生成等。窖蛋白的表达及突变与微生物感染、肌肉变性、动脉粥样硬化、肿瘤生成、转移等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窖蛋白-1与肿瘤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表明,很多正常细胞均有窖蛋白-1的表达,而在大多数肿瘤、癌细胞或受癌基因转化的细胞中,则失去窖蛋白-1或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如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结肠癌、卵巢癌中表达均下降,甲状腺滤泡状癌中甚至无窖蛋白-1表达。但是,九十年代后期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证实在已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前列腺癌细胞中窖蛋白-1的水平明显升高,且这类患者多预后不良,但未发生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未检测到窖蛋白-1的表达。此后,陆续在发生淋巴道转移的肺癌、肾细胞癌、卵巢癌、鼻咽部鳞癌、胰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