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英语中the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研究学科主要包括语言学、哲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研究视角有逻辑语义学、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这些研究虽然理论基础有所不同,但大都局限于the的指称性功能,即用带the的名词短语来表示特指。对the的意义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从“熟悉性”的角度,另一类则从“唯一可识别性”的角度来分析the。但大量的证据表明“熟悉性”和“唯一可识别性”并非是使用the的必要条件。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认知学的角度阐释the。全文建立在以Ariel的可及性理论和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为基础的理论框架下,这两种理论都认为语法成分是语篇处理的工具。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对the的阐释是建立在对the所出现的有定描述语(即带the的名词短语)的探讨基础上,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the不能单独使用,只有与名词短语一起用其功能才能得以实现。本文认为:the的基本含义是标志话语指称对象的低可及性,具体来说,它标志着通过心理空间或相关认知域而建立可及性通道的可能性。语法体系使可及性通道具体化,因而除了用来特指说话人认为是受话人“熟悉”或“唯一可识别”的话语指称对象外,the在话语中还有一系列其他的功能,如:表示话语突显度、角色地位和视角变化。“话语突显度”指的是用the来表示话语实体的显著性,即该实体在更大的话语语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此外,还有一种“显著度”涉及到the,即“重读的the”。在这种情况下,the表示说话人认为某一指称对象是一类事物中尤为重要的一员。此外,the常用来表示某种角色,该角色代表了一种固有属性而非特定个体。随着时间、地点、场景等语境参数的改变,用以实现角色地位的个体(即角色的“值”)也有所变化。处于表语位置的有定描述语常用来表示某种角色,处于主语位置的名词短语则表示该角色的“值”。然而,该主语并不一定是特定语境中唯一具有该属性的实体。在同一情况下可能存在多个实现同一角色地位的“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带the的名词短语表示的角色不一定属于先前的共有知识。说话人常常用the来创建新的角色。此外,说话人还常常用the来创建具有比喻意义的角色以达到某种修辞目的。the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促成视角的转换。在默认情况下,所有表述应理解为说话人或作者的视角。然而,带the的名词短语可以表示某话语指称对象从非标准的第三人(故事叙述者或语篇主人公)的视角来说是可及的。当然,the不是非标准视角的唯一标志。包括the在内的词汇和语法元素共同促成了某一特定视角的建立。对the的确切解读,即带the的名词短语是用来特指某一指称对象,或表示指称对象的话语显著度,或表示某种角色,或表示视角的转换,或是结合了以上某几种功能,不是由语法而是由语境所决定的。本文对the的阐释建立在从自然生成的语篇中选取的实证基础上,这些语篇覆盖了从文学到新闻类题材,既有书面语又包含口头语(尽管所列举的口语方面的实例相对较少)。从而本研究有希望为the提供更为全面和动态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