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颗粒物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存在着潜在性风险。然而,由于纳米颗粒物检测方法的匮乏,使得我们不能准确了解环境中纳米颗粒物的实际浓度。因此,构建一个系统的环境纳米颗粒物检测方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非对称流场流分离技术为基础,构建水体纳米颗粒物的分离检测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对标准纳米颗粒物和青草沙水库水体中的纳米颗粒物进行分离检测,为环境中纳米颗粒物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根据仪器常用参数和前人研究经验,结合实际水样预实验结果,构建了水体纳米颗粒物的分离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水样的采集与保存,预处理,非对称流场流分离和不同粒径范围纳米颗粒物的浓度测定。 标准纳米颗粒物的分离检测结果显示,半径小于10 nm的纳米银颗粒浓度最高,约占68.1%;纳米C60的主要半径范围集中在10~70 nm之间,占颗粒总体的84.3%;纳米α-Fe2O3半径小于10 nm的颗粒含量较多,约占78.7%。实验平均回收率在39.3%~48.8%之间。 青草沙水库水体中纳米颗粒物分离监测结果显示,纳米颗粒中的有机物主要分布在半径0~10 nm的范围内,纳米颗粒物中Ca、Si、Mg、Zn、Cr元素浓度大小顺序为:Si>Ca>Zn>Mg>Cr,主要分布在三个半径范围内,分别为小于10 nm,10~30 nm和70~10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