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改革路径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湖北省职工门诊统筹实践模式、改革框架及改革效果,综合探讨门诊统筹改革对门诊、住院服务利用及费用的影响,并利用样本地区医保报销数据测算不同政策组合下门诊统筹基金支出情况,结合当地基金支付能力,探讨最优改革路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凝练湖北省职工门诊统筹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问题导向,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湖北省职工门诊统筹改革提供路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门诊统筹相关概念及改革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并运用典型调查法,对样本地区门诊统筹实践展开实地调研,进行知情人访谈,并收集实证数据、政策文本等进行门诊统筹实施效果评价和改革方案测算分析。数据采集2015-2019年间样本地区医保患者费用报销明细,主要包含患者参保编号、疾病诊断、患者费用信息(就诊总费用、统筹支付、个人账户支付、现金支付)等。结果:1.湖北省职工门诊统筹探索可以分为“普通门诊统筹+门诊大病统筹”双重模式和单建“门诊大病统筹”模式,当前仍以后者为主。门诊统筹资金主要来源于医保基金,但各地筹资规模、资金管理办法不一,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地域差异明显,疾病管理、参保人就医管理等各有特色。2.以咸宁市为例职工门诊统筹改革效果分析:(1)门诊统筹基金支出快速增加,2019年咸宁市门诊统筹基金支出达到8101.65万元,较2015年增长88.6%;(2)门诊统筹支出以门诊大病为主。从2015年到2019年,当地门诊大病享待遇人次从14.59万人增加至20.93万人,年均增长9%,门诊大病统筹基金支出从4278.14万元增加至7900.91万元,年均增长17%,2019年门诊大病统筹基金支出占到门诊统筹基金支出的97.52%;(3)住院、门诊服务利用同时上涨。2019年每百人住院人次为25次,较2015年增加20.57%;人均门诊就诊次数从2015年的8.5次上升至2019年的10.1次,增加18.8%。(4)住院患者及费用流向三医医疗机构趋势增加。2019年,三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占比为46.7%,较2015年增加12.6%;同时,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占比从2015年的48.7%上升至2019年的66.6%,增加17.9%。3.以鄂州市为例门诊大病保障基金支出测算:(1)确定病种目录,按照疾病在各市州出现的频次将全部门诊病种分类,将病种频次(在各市州目录中出现的次数)≥5的疾病纳入测算目录,共包括28种疾病,鄂州市尚有5种未纳入保障: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癫痫、慢性心功能衰竭和慢性肾衰竭。(2)方案一按照鄂州市原有待遇,新增上述5种疾病,基金支出增加在30~50万元之间;方案二按照湖北省平均待遇水平,目标目录中28种门诊大病基金支出在2799.12万元~3274.38万元之间,省最高待遇水平下基金支出达到3586.35万元~3649.13万元之间。(3)根据鄂州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相关规定和国家医保局《征求意见稿》要求,估算其可利用门诊统筹基金最少可达到总基金的16.7%,按照2019年基金收入情况在1.3亿左右。若要求个人账户调整分三年完成,每年调整1/3,则其第一年可用资金在0.4亿元左右。(4)部分疾病门诊大病管理率不高,人数扩容空间较大,如果实现住院患者向门诊的“置换”,节省基金较为可观。如10%的住院癌症病人如果选择门诊治疗,可减少医疗费用487.27万元,节省医保资金282.93万元,10%的高血压、糖尿病住院病人转门诊可分别节省医保基金71.88万元、56.08万元。结论:1.湖北省职工门诊统筹改革中面临的问题:(1)缺乏顶层设计,各地门诊保障政策和管理模式差异大;(2)门诊保障范围较窄,覆盖病种/人数还有很大扩容空间;(3)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与门诊统筹存在矛盾,基本药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门诊统筹改革阻力;(4)目前湖北省各地区间职工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差异明显,门诊统筹筹资空间不一。2.湖北省职工门诊统筹改革路径思考:首先,整体改革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巩固门诊大病保障,初步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在全省范围内建立重点疾病保障目录,统一疾病待遇管理方式;第二阶段全面建立普通门诊统筹,提高保障水平;第三阶段除保留几个医疗费用极高的门诊大病病种外,实现两种制度并轨,从疾病保障转向费用保障。其次,在改革第一阶段,应充分考虑各地职工门诊统筹开展现状及医保基金运行的实际差异,分阶段逐步提高待遇水平,避免过度追求政策统一性而忽略各地区自身差异,以现有政策的融合和统一为重点。
其他文献
老年人经济抗风险能力低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容易失去经济独立性。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一旦失去经济独立性,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恢复到原来的经济水平。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存在不足,无法帮助老年人完全抵御经济风险。此外,老年人群属于被赡养群体,一旦失去经济独立性,会增加整个家庭的赡养负担,同时也会增加社会保障系统的赡养压力。本文采用中国健康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并购重组成为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升企业价值、实现企业战略重组、调整产业结构和扩张企业规模的重要经营活动。新兴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之前国内市场被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占据了大半江山,现阶段受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开始走国产化路线,对国内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会,而自主研发产品及进行试验验证的周期较长,且建厂、招聘、运营都须要消耗不少的时间、人力
党内法规建设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的党内法规体系有助于党内法治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体系日臻完善,关于党内法规研究的理论成果也日渐丰富,但党内法规效力问题却较少受到关注。党内法规效力是党内法规的生命之所在,直接影响着党内法规的运行,它理应成为党内法规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党内法规效力问题的研究能够理顺党内法规效力关系,及时化解或从源头上避免党内法规效力冲突的发生,从而提高党内法规
两宋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高峰期,全国形成了多个区域性市场。就货币而言,相对应的出现了多个货币区。其中,宋朝先后在川蜀、陕西、河东、两淮铸行铁钱,并发行了川蜀交子(钱引)、陕西交子、两淮交子,与铁钱并行流通,形成了与其它区域不尽一致的货币体系。学术界指出了川蜀地区率先发行交子与铁钱笨重不便交易的关系,但对纸币发明后为什么仍继续铸行铁钱,纸币与铁钱的关系是否发生新的变化等问题,尚缺乏进一步的阐述
如今各国之间的竞争已成为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已经将研发创新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国家研发经费支出总额逐年提高。企业也意识到研发创新的重要性,其研发投入总额也在迅速增加,且在国家三大研发主体研发经费支出之中所占的比重超过75%,已然成为我国开展研发创新最重要的主体。研发投入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本质上会引起股价波动。剧烈的股价波动会增加投资者风险,降低企业的再融资效率,影响企
本论文中的比较分析是根据785名中国消费者在使用手机购买衣服的经验数据来完成的。移动电子商务提供给消费者的核心特点为方便,普及化,本地化,即时连接和定制。因此,各种规模的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消费者感知价值,以建立与消费者的坚实关系的清醒认识。本文选择了Zeithalm(1988)提出的消费者感知价值理论和Davis提出的技术适应模式理论作为目前的研究框架。中国消费者利用他们的移动设备进行服装消费时
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人类的生活方式已经随之默默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科技的变革为媒体间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转型的契机,融媒体由此产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要求。1区县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已成为近几年的国家重要战略之一,一经提出,两年内全国各省市区县融媒体中心的建设
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8年底在中央经济会议上,我国明确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决定加快建设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2019年,在相关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新基建”所包含的“5G、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2020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大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
新生代员工是指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员工,由于所处生活环境的不同,他们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上都表现出与非新生代员工不同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若要有效激励新生代员工,就需要根据其特点来对新型的领导方式进行探索。授权型领导的出现不仅能满足新生代员工的需求,还能应对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复杂动态的环境,因此授权型领导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该领导方式主要强调领导者向下属授予权力的行为。从现有文献来看,授权型领导
马湖府这一区域先后留下了古蜀人、僰人、叟人、僚人的足迹。经过长时期的迁移与融合,至唐宋时期,主要群体是“蛮”,元朝时为“罗罗”,明清时又为“夷”。因该地连接汉人聚居区,汉人不断进入,至明清时期,该区域内夷汉杂居,汉文化对该地区产生了极大影响。该地与大凉山及云南的民族聚居区相连,道路通达,地势险峻,在此筑城设军,便可使该地成为屏障西南的一个重镇,因此在政治、军事上具有战略意义。根据历代王朝对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