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带输送机在国内物料运输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港口、煤矿运输行业,是最重要的输送设备之一。它是利用摩擦驱动来实现连续运输物料的一种机械,驱动滚筒是其重要部件和组成部分,长时间的运转使得滚筒表面严重磨损,带与滚筒间的摩擦系数会降低,导致打滑故障频繁发生,因此探究如何增大滚筒表面的摩擦牵引力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提高皮带机的输送能力,本文从增大滚筒表面摩擦系数的角度出发,通过在滚筒表面包覆一层包胶结构来增大摩擦牵引力,并基于仿生摩擦学,设计出新型包胶结构,探究这些包胶结构对滚筒表面耐磨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皮带输送机的挠性摩擦传动原理,确定了驱动滚筒表面的受力特性。对皮带机打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增大皮带机传动装置牵引力的三种方法:提高带的初始张力、增大滚筒包角、增大摩擦系数,其中增大摩擦系数的途径更实用经济。以菱形网纹包胶滚筒作为研究原型,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简化的具有几何、材料非线性的包胶滚筒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钢制光面滚筒作了比较,对比分析了各滚筒表面的磨损特性。运用仿生设计方法,以仿生非光滑理论为依据,仿生设计出了不同表面形貌的包胶结构模型。分析了影响滚筒包胶耐磨性能的主要因素,选取出包胶材料、结构、尺寸这三个因素,在ANSYS中对各因素不同状态下的仿生包胶接触模型进行了受力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包胶耐磨性的影响作用。运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来寻求一种较优耐磨性包胶整体结构方案。以仿生包胶模型为研究对象,安排了影响包胶因素(材料、结构和尺寸)下不同参数组合的包胶摩擦性能正交优化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基于ANSYS分析得到的试验指标数据结果,最后得出了影响包胶耐磨性因素的主次关系,并确定了包胶耐磨性的较优参数组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