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MR)亦称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发育不全(mental deficiency),是发生在人的生长发育时期,以人的精神、智力发育障碍或发育不全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3%,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和由此而导致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两个方面。基于寄养子、家系分析以及同胞对分析等诸多研究结果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精神发育迟滞中起重要作用。秦巴山区地处陕、川、甘、鄂、豫五省交界处,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特殊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使这里的儿童MR患病率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是MR的高发区。本论文从基因组水平出发,做了GPD2基因与秦巴山区汉族人群中MR的相关性研究。GPD2基因属于2009年新报道的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候选基因,编码线粒体甘油磷酸脱氢酶(mitochondrial glycerophosphate dehydrogenase mGPDH),最新的分子和功能研究显示GPD2基因的转录物水平和它所翻译的mGPDH蛋白活性在一个轻度非特异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淋巴细胞中比正常人降低了约1/2。相关研究显示mGPDH蛋白质的功能缺陷可能与精神发育迟滞(MR)相关,表明GPD2基因在某些方面涉及精神发育迟滞。本研究以140个陕南秦巴山区MR患者及其父母组成的核心家系为研究对象,主要根据GPD2基因的功能位点、功能结构域、调控区,选择GPD2基因上的6个SNP位点作为遗传标记,利用PCR-SSCP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个体的基因型,再做基于家系的连锁不平衡检验及单倍型相对风险率估计,采用EXCEL2007、HAPLOVIEW4.1和UNPHASE3.13统计分析软件,分析GPD2基因与秦巴山区MR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经过巴弗洛尼校正后,GPD2基因的FAD结合域附近的rs298281位点(P=0.007)与秦巴山区MR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在本样本中GPD2基因的FAD结合域内或附近可能存在引起MR的异常突变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