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做了很多关于翡翠的研究,但是基本都集中在绿色、翡色、紫色翡翠中,对于黑翡翠的专项研究却不够全面与深入,缺乏科学性的实验数据与图谱。人们对于黑翡翠的认识也存在一些误区,这种情况十分不利于黑翡翠研究的深入与其市场的开发与发展。所以对黑翡翠进行全面的宝石矿物学的研究与分析是极具意义的。本文以黑翡翠为研究对象,通过市场标本宏观观察、常规宝石学测试、显微镜下观察以及现代测试技术(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对其宏观特征、基本宝石学性质、矿物组成、结构特征、光谱学特征、致色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黑翡翠的宏观观察发现,可以将黑翡翠进行合理的分类:按照黑翡翠中黑色的宏观分布状态可以将黑翡翠划分为:块状(脉状)、胶结状、浸染状;按照黑翡翠的颜色可以将黑翡翠划分为:纯黑色、灰黑色、灰白色;按照黑翡翠的种质可以将黑翡翠划分为:冰黑种、乌鸡种。显微镜下观察,黑翡翠的主要矿物为硬玉,显示柱状变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纤维状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其中有黑色杂质,呈细小点状、无规则外形,赋存状态有三种:分布于硬玉晶体内部(一种以矿物包裹体形式存在,另一种沿硬玉晶体的解理面分布);沿硬玉晶体间隙分布;分布于硬玉矿物的微裂隙之中:硬玉晶体破裂面以及碎裂结构中。X射线粉晶衍射图谱显示:黑翡翠的主要矿物为硬玉,图谱显示微弱石墨衍射峰。红外光谱图显示,黑翡翠的主要矿物为硬玉;激光拉曼测试显示黑翡翠的黑色部位具硬玉拉曼特征峰与石墨类碳质的特征峰,黑翡翠的白色部位具硬玉拉曼特征峰,结合X射线粉晶衍射的结果可知黑翡翠中的黑色杂质为石墨类碳质。推测黑翡翠形成于翡翠的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存在的有机气体碳化作用,而导致石墨类碳质的析出,并呈弥散状态分布于翡翠之中。细小的石墨类碳质对入射于翡翠内部的光线会产生明显吸收,导致翡翠样品整体的透明度降低,依据碳质密集程度的不同,对透射光线的吸收也不同,使得翡翠形成不同程度的黑色,产生了黑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