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分析、经济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在研究国内外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革命对著作人身权的冲击,以著作人身权保护的利益平衡原理为脉络,对著作人身权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拟在现有立法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对数字网络时代的著作人身权制度予以合理构建。本文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提出问题,阐述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以及本文的论域。第一章,网络环境下著作人身权面临的挑战。本章论述了著作人身权在网络环境下所面临的理论层面上和现实层面上的双重挑战,概括了著作人身权在新环境下的特点,认为著作人身权受到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巨大挑战,有弱化的趋势,但著作人身权的本质与在传统环境下并无区别。第二章,著作人身权立法制度比较。本章比较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际条约以及我国著作权法对著作人身权的有关规定,并且介绍和评述了两大法系的国家及国际上关于网络环境下的著作人身权制度的发展情况,认为各国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已经在逐渐融合,加强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是各国著作权制度发展中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第三章,网络环境下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本章首先分析了保护著作人身权的必要性,然后分别从技术措施、版权管理信息和版权集体管理三方面具体阐述了网络环境下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并对我国的保护现状进行了评判。第四章,网络环境下对著作人身权的限制。本章首先从利益平衡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对著作人身权进行限制的必要性,然后详细比较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几种主要模式和学说,指出著作人身权在网络环境下没有本质变化,不能放弃和转让,只能对权利的行使采取适当的限制措施,著作人身权合理使用制度是较好的选择。第五章,完善我国网络环境下著作人身权制度的法律思考。本章首先从总体上指出我国目前在著作人身权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理论、立法、司法等方面,再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著作人身权制度,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环境的发展需要。最后是结论,阐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