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氢青蒿素抑制非小细胞肺癌药效和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公民健康。肺癌中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被确诊时常处于晚期,5年生存率低。NSCLC治疗方法除了手术、放疗、化疗外,鉴于其多致癌驱动基因突变这一特征开发的分子靶向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客观缓解率,开创了精准治疗的新篇章。NSCLC靶向药的典型代表是针对EGFR突变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然而与其他靶向药一样,患者使用一年左右不可避免出现的耐药情况,限制了它的使用。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既往认为肿瘤代谢具有糖酵解增强,氧化磷酸化受损的特征。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则发现NSCLC患者除了糖酵解增强外,还存在氧化磷酸化及三羧酸循环的增强。而氧化磷酸化的正常功能离不开多种以血红素为辅基的蛋白的参与。同时多项研究表明过多的血红素摄入与结直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鉴于此,以血红素为靶点探寻新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首先对NSCLC细胞中血红素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到与正常肺细胞相比NSCLC细胞具有高血红素的特征,其血红素处于高代谢状态,同时血红素代谢相关基因高表达与NSCLC较短的无病生存期相关。进一步对NSCLC细胞中高血红素水平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发现可能是由于细胞中高氧化应激所致。抗疟药青蒿素以血红素为激活剂和作用靶点,鉴于NSCLC细胞高血红素特征,选用青蒿素在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成分双氢青嵩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进行进一步的药效研究及机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DHA可以抑制多种NSCLC细胞生长,其药效与细胞中血红素水平正相关,同时对血红素水平较低的正常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DHA与血红素结合激活后,通过诱导产生大量ROS,抑制抗氧化酶HO-1、GSTP-1、Cox2的表达,同时抑制多种蛋白激酶的活性发挥抑制NSCLC细胞生长的作用。由于DHA在NSCLC细胞中的IC50为微摩尔级别,远高于在富含血红素的疟原虫中的纳摩尔级别,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与血红素合成前体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联用,提高其抑制NSCLC生长的作用。药效实验结果证实ALA与DHA联用后诱导生成更多的ROS,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生长因子EGFR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NSCLC细胞生长。同时添加抑制血红素生成的琥珀酰丙酮(Succinylacetone,SA)可以逆转对NSCLC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与亲本NSCLC细胞相比,EGFR-TKI耐药细胞具有更高的血红素水平,因此探讨DHA与EGFR-TKI联用是否可以增强靶向药敏感细胞和耐药细胞对EGFR-TKI的敏感性。药效实验结果表明,DHA与EGFR-TKI联用可以通过抑制EGFR-TKI作用后激活的下游信号STAT3的活性,增强靶向治疗敏感细胞对EGFR-TKI敏感性。同样的,DHA与EGFR-TKI联用可以抑制耐药细胞中被激活的旁路,使得耐药细胞对EGFR-TKI再次敏感。综上所述,本文从NSCLC高血素这一特征着手,探索以血红素为激活剂和靶点的DHA对NSCLC的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新的思路及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癌痛平贴剂治疗癌症疼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为癌痛平贴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理论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分析,阐述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癌症疼痛的认识,根据中医理论和导师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关于癌症疼痛的理论进行探讨。2.临床研究:将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癌痛平贴剂组和正常给药组进行治疗,观察癌痛平贴剂对患者癌症疼痛、肿瘤进展、强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及副反应和生活
目的:考察溪黄草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溪黄草组、阳性对照组。0.1 mL/10g灌胃52°白酒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给药10d。末次给药,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指标。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溪黄草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潜在有效物质成分和信号通路、分子靶点,Western-blot验证相关分子靶点。结果:溪黄草组AST
研究背景:WHO指出肥胖是全球成年人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肥胖相关的,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已成为营养、内分泌、消化、遗传、心血管等多学科共同探讨关注的问题。NAFLD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许多的研究发现,促进NAFLD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脂肪酸的积累。棕榈酸和油酸是在血液和膳食中含量最高的两种脂肪
临床研究一、腹膜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及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目的:1)系统评价南京中医药大学常熟附属医院肾病科腹透中心腹膜透析(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CI)的发病状况;2)全面统计出现CI的PD患者的证型分布,为终末期肾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ESRD-CI)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对腹透中心的PD患者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v7.3)进行认知功能测定;2)对测定结果为CI的患者
背景: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一种以严重的低氧血症,气道功能障碍和肺部不受控制的炎症为表现的急性临床综合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的激活和M1表型的转化在肺部炎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作为一种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无论是细胞的存活还是凋亡均与其功能密切相关。有研究认为,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IFN-γ刺激巨噬细胞时
目的和意义: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各个证型,尤其是肺脾气虚湿热内蕴证的证候特点,及其治疗方案,以探索新加坡小儿患本病的特点,从而明确新加坡本地小儿患本病证的主要治疗方法,建立本地复感儿肺脾气虚湿热内蕴证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对提高新加坡本地复感儿的临床治愈率具有实际意义。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8年11月新加坡中华医院、新加坡菁菁中医诊所临床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湿热内蕴证的患儿1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而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是全球的两倍多,并且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年轻女性以及育龄妇女的生活和工作。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也日益丰富,治疗效果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对于晚期、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其预后非常不好。近年来,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在人类癌症中的研究越来越多,其重要的调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由多种复杂致病因素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丙磺舒(MPTP/p)诱导的进行性PD小鼠是公认研究PD的经典模型,但其分子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基于转录组测序平台,系统性研究MPTP/p诱导的进行性PD小鼠模型制备过程中神经退行性变的动态分子变化,拟从转录水平探讨进行性PD模型小鼠中脑黑
目的:制备槲皮素磷脂复合物(Q-PC)与PVP K30的固体分散体(Q-SD),通过改善槲皮素(QT)的理化性质,来增加其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评价Q-SD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以卵磷脂和PVP K30为载体,采用溶剂法来制备Q-PC及Q-SD,运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进行物相表征,并测定药物溶解度及体外溶出速率,检测其在大鼠
目的:应用益气活血方的治疗方法,联合介入治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疗效评价,并基于肿瘤微环境,探讨益气活血方作用机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寻找新的有效的方法。方法:临床研究:收治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中晚期肝癌患者(门诊及病房),经评估符合纳排标准,且自愿加入临床研究,中医证型属气虚血瘀型,具有介入治疗适应症的患者50例,其中治疗组25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