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源型地区伴随着资源的开采而发展起来,它们为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长期的资源开采也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破解资源型地区发展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理论界和政策界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本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和研究产业转型问题,包括对产业转型内涵、产业转型模式选择、产业转型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对产业转型效率评价的研究也日见增多,包括构建产业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对产业转型效率开展实证评价两方面的成果。但是当前的研究都只是针对产业转型的结果进行评价,而未考虑到产业转型是一个从投入到产出的动态过程。因此,本文尝试综合考虑产业转型投入与产出,结合山西产业转型实际来对其转型效率进行评价。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归纳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产业转型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产业转型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清晰界定本文所研究的产业转型的内涵和本质、产业转型效率的内涵;(2)借鉴当前已有的产业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从产业转型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入手,构建包含7项投入指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个方面27项产出指标的产业转型效率评价指标体系;(3)以山西省为例进行评价分析,先运用SPSS16.0软件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投入、产出方面较少的主成分,选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并运用deap2.1软件运行,对山西省整体以及山西11地市的产业转型效率进行评价,并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个方面挖掘转型效果相对较差的年份和地市转型效率低的深层次原因;(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转型效率的提升要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来推进,具体提出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重点、构筑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完善产业转型促进机制,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以创新人才工作体制为关键、加强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提升山西产业转型效率,并为其他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