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urability of nano concrete

来源 :沈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作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纳米材料的研究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混凝土作为用量最大的传统建筑材料,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应用,混凝土的耐久性一直是混凝土研究工作的首要问题,通过将纳米材料复合添加至混凝土中,为改性混凝土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本文在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确定了纳米混凝土配合比,根据纳米材料的吸水团聚这一特性,研究了纳米混凝土的拌合工艺,使纳米材料得到良好的分散,充分发挥其作用。  通过抗压、抗折强度试验,干缩试验,抗碳化试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和冻融试验,本文从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研究了不同掺量下纳米CaCO3和纳米SiO2材料外掺至混凝土中所产生的影响,试验证明纳米材料由于极小的粒径和极大的比表面积所产生的普通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能作为混凝土的外掺改性材料,提高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  通过电镜扫描和物相分析等微观研究技术发现,纳米材料有利于优化混凝土内部孔隙和微裂缝,增强混凝土密实性,此外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纳米SiO2能减少Ca(OH)2的形成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取向性,改善水泥基材料与集料的过渡区强度。  对不同掺量下纳米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对比,研究纳米材料掺量与纳米混凝土性能的变化规律,结合电镜扫描和物相分析等研究技术,探索纳米材料对混凝土的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疲劳失效是工程结构在承受反复荷载作用下的主要失效模式之一。对于承受列车荷载的铁路钢桁桥,其承受的动荷载虽低于结构的承载力,但由于结构存在焊接残余应力、焊接缺陷和应力
近场地震动对桥梁结构的损害远大于远场地震动,不仅对短周期结构而且对于中长周期结构也带来巨大的损害。随着公路行业的发展,一些桥梁不可避免的要建在断层附近,鉴于远场隔震的
当巷道开挖成型后,围岩的应力状态将在很长时间内不断调整,围岩的应力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能不能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来再现围岩整个的力学分布,从而为巷道的支护与维护提供理论依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需求与日俱增。随着煤炭的开采向纵深部发展,软岩巷道支护问题越显突出。软岩巷道支护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 本文依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污、废水排放河流,导致水源水中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给饮用水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研究开发有效的去除水中重金属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沸石在我
三向张弦梁结构是新广州站工程采用的一种新型张弦梁结构。该结构将拉索网壳和单向张弦梁两种结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改善了结构的工作性能,并为下部建筑
高温后构件的性能是火灾后结构维修加固的前提和依据。由于型钢混凝土柱外围混凝土对内部型钢的保护,具有较大的加固价值。因此对高温后型钢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很大
目前对强夯地面振动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分析最大振动速度、最大振动加速度、最大振动位移、振动主频等参数的衰减规律。这些都是基于一次夯击时不同半径处地面各点的振动参数来
人们很早就从震害中知道地震持时对结构破坏有非常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也分别对持时进行了定义。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的构件损伤模型,将构件在地震激励下的损伤程度看成是一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具有承载力大,抗震性能好,耐腐蚀性能高和技术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在多高层建筑中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国内外关于SRC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很少,更无相应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