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旅游型新农村空间形态演变特征与优化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_8_8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引入乡村旅游能够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文化素养、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使得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得以完成,因而产生了旅游型新农村这一融合发展模式。在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村落的空间形态受村落规划、外来人员行为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改变。探讨旅游型新农村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有利于动态监督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可持续性,改善村落的交通网络系统,从而达到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的目标。以旅游型新农村——杭州外桐坞村为例,应用空间句法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外桐坞村开发前、开发中及现阶段轴线图的定量分析,解读其不同时期空间形态分异,解析村落物质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总结外桐坞村通过运用整合度核心转移、调整空间布局、规划空间功能等手段,实现了村落从开放式树枝状的简单空间形态到封闭式网络状复杂空间形态的重构过程。通过实地调研与句法分析发现,现阶段外桐坞村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内部交通混乱、旅游吸引力弱、私密领域保护性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整合内部交通网络、打造公共休闲空间、控制村落空间的可达性和可视性分布、合理安排旅游线路、适当调整空间整合度等手段来提高村民、游客和艺术家的和谐共处空间,实现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的双赢局面。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以及关于空间形态、空间句法及旅游型新农村的研究综述。第三章介绍了空间句法的研究内容、方法及原理,并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运用空间句法分析方法对外桐坞村不同阶段的整体轴线进行分析,并深入分析不同阶段外桐坞村的句法变量,将村落的乡村旅游发展与人的行为相结合,从而探求外桐坞村空间演变特征。第六章梳理了旅游型新农村空间形态优化的理念与原则,提出了空间形态优化目标,结合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给予了外桐坞村空间形态的优化建议。第七章为结论与不足,通过对理论的整理和软件分析结果的总结,对整个论文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其他文献
我国农业的发展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处于滞后地位,为加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应当作为我国目前的首要任务,而农产品企业的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起了主导作用。随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增加,如何更有效更科学地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位于甘肃东部的甘谷
现在广泛使用的楼宇监控系统多为有线连接,通过楼宇内部走线连接所有摄像头与监控室。这种敷设方式比较繁琐不易操作,如果缆线发生故障,因为都是埋于墙内,也不易检查故障点和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在我国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形成了以地引资推动工业化、出让土地收入助推城市化的发展模式。随着“以地谋发展”的模式越来越
本体(Ontology)作为一种能够在语义和知识层次上描述信息系统的概念建模工具,自被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国外许多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在知识工程、数字图书馆、软件复用、信息检索和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直关注“三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力度一直在加大,通过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法规保障农民实现增收。山东省临清市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民占人
具有滑枕结构的机床,当滑枕向外伸出时,形成悬臂梁结构,滑枕会有向下的弯曲变形,而且随着滑枕伸出量的增加,其下垂变形量非线性增加。此外,滑枕的滑轨和滑块间的配合间隙以及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社会阶级怎样变化,农民阶级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的发展更是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渔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渔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优化国民膳食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素质不断提高,总产值也在逐年增长。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企业相比,我国建筑企业每年完成的工程量堪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