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规划以来,高技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以科技创新为基础,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实力,力争将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同时高技术产业又作为制造业中具有较高技术密集度的重点产业,其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现状分析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虽然近年来创新水平明显增强,但仍存在研发投入强度不高、产出成果质量不佳等问题,而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主体,为响应创新驱动号召,激励企业自主研发,相继出台一系列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来支持科技研发,因此为检验政府大量税收优惠让渡的实施效果,本文从创新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展开讨论,同时将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加以考虑,就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强度、创新产出总量以及实质性创新产出的激励效果进行全面测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划分为民营和国有企业,深入探索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对税收优惠的敏感程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具体而言,本文首先从高技术产业和税收政策现状出发,就总体规模、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方面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近年来所处现状进行阐述,再按照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两种税收方式对现行企业所得税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优惠政策进行归纳梳理,提出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其次,利用公式推导和经济学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活动激励的作用机制,并以此提出研究假设;最后,选取2012-2017年期间共107家高技术产业相关上市企业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检验,厘清税收优惠对高技术产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和激励效果。研究结果得出:(1)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实际所得税税率每降低1%,研发投入强度则平均提高0.14%;(2)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能够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总数的增加,且实际所得税税率每降低1%,就会促进专利申请总数增加1.517%,但对发明专利产出没有明显的激励效果;(3)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民营企业的促进作用强于对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后,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优化税收优惠方式,加大间接税收力度;二是完善创新产出环节税收政策,考虑对产出成果新颖性提出要求;三是加强创新人力资本税收优惠力度,注重研发人才培养;四是提高国有企业创新效率;五是强化税收政策执行的后续管理,以此来使政府更好地合理配置资源,发挥税收政策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