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杨树人工林生物量与碳贮量的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sunp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10年生不同杨树无性系(S3804,S372,S3239,ST1,S3801,S3201,S3261,ST2),不同林分密度(4年生, 693、333、476株·hm-2;6年生, 168、333、460株·hm-2)以及不同林龄林分(4a,6a,8a,10a)进行调查研究。利用经验模型估算出生物量,在测定杨树不同器官碳含量的基础上估算不同营林方式碳贮量,根据宿迁市森林清查资料估算出其域范围内杨树人工林碳贮量。为今后杨树品种的选育和营林方式的选择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无性系杨树生物量与碳贮量差异显著(ρ<0.05)。各杨树无性系林分生物量与碳贮量顺序依次为:S3804>S372> S3239> ST1> S3801> S3201> S3261> ST2。S3804碳贮量为44.482 t·hm-2,较S3201、S3261高出46.74%,55.78%,是ST2的2倍。不同杨树无性系1~6年连年碳贮量差异显著,但7~10年无显著差异。不同杨树无性系各器官生物量与碳贮量绝对值差异较大,但分配格局相近。(2)不同密度杨树林分单株生物量与碳贮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少,而林分生物量与碳贮量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加。各林分密度碳贮量分配模式均为干>根>枝>叶。各林分密度平均碳含量在41.14~52.37%,除476株·hm-2外,均表现为干>枝>根>叶,而476株·hm-2林分各器官碳含量则表现为干>根>枝>叶。(3)杨树林分生物量和碳贮量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各林龄林分碳贮量分别为6.436,17.447,39.133,52.450 t·hm-2。不同林龄杨树各器官碳含量约为36.2% ~ 48.6%,相同林龄各器官与不同林龄相同器官碳含量均差异显著(ρ<0.05)。4 ~ 6年杨树林分土壤C,N贮量均有所较大幅度的减少,6~10年均有所增加,分别由52.37t·hm-2,57.77 t·hm-2增加到58.84 t·hm-2,67.47 t·hm-2。(4)根据2005年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估算的宿迁市杨树林分碳贮量约为1441.263万t,平均碳密度为91.973 t·hm-2,其中,林木、土壤平均碳密度分别为19.829 t·hm-2,69.156 t·hm-2。
其他文献
氟钛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铝、钛、硼合金制造、铝加工和轻金属熔炼的添加剂,以及聚丙烯合成的催化剂等。国内氟化盐企业均采用湿法工艺生产氟钛酸钾,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铁废水。目前,对这种含铁废水均采用“石灰中和—曝气氧化—浓密沉降分离”工艺处理,存在废水不能达标排放,产生了大量含水率高、成分复杂且难以处置的含铁废渣,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湖南有色湘乡氟化学有限公司
<正>~~
会议
<正>~~
会议
本论文研究了奥尼罗非鱼及草鱼对目前常用无鱼粉实用饲料中磷的需求量及两种磷源使用效果的比较,根据研究对象不同而分为两个部分:   1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