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中RNF43、CTNNB1基因突变情况与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肝癌(HCC)是目前全世界最普遍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治疗复杂,生存率低。在全世界肿瘤中肝癌发病率占第五位,死亡率占第二位,分布主要以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为主。目前治疗肝癌有多种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肿瘤、肝移植、放疗和化疗、射频消融、分子靶向治疗等,但其总体生存率仍较低,主要原因是临床上没有早期诊断肝癌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标志物。肝细胞癌发病和疾病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多基因参与的,而对肝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目前研究了解不是很透彻。  本课题采用PCR-测序的方法,检测中国浙江汉族人群中RNF43(ring finger protein43,RNF43)和CTNNB1基因的突变情况。通过对RNF43基因突变位点和突变率等情况了解,分析RNF43基因突变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肝癌患者临床生理特征的关系,以探讨RNF43基因突变与肝脏癌变和肝癌发展的相关关系。并通过研究RNF43突变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在不同肝组织突变差异情况的研究,来探讨RNF43突变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RNF43突变在肝癌中的突变情况,并对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以达到对今后肝细胞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对中国浙江汉族人群肝癌患者的CTNNB1基因的突变位点和突变率进行检测。  方法:  1、收集临床样本:HCC样本均是来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的石蜡组织,通过查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出2010年2月至2014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过肝癌切除手术,并确证为原发肝癌的患者,共计收集肝癌患者359例,其中对肝癌组织通过HE染色选取癌组织大于30%的样本作为研究样本,共259例,取其肿瘤标本,详细记录所有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及检验结果,选择20例非肝癌肝组织。  2、基因组DNA提取和Sanger测序:用手工法提取基因组DNA,设计RNF43外显子3、外显子9部位引物和CTNNB1引物进行PCR实验扩增,对259例肝癌组织标本进行PCR产物 Sanger测序测序,测定RNF43、CTNNB1两种基因突变位置及其突变率。  3、癌旁组织和非肝癌组织突变分析:显微切割技术切含有RNF43突变的肝癌样本的癌旁组织,检测突变与癌组织的差别。选择20例非肝癌肝组织检测突变情况。  4、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NF43蛋白在突变型和野生型中的表达情况。  5、数据分析:将测序结果与NCBI上查询到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确定突变情况。免疫组化的结果进行标准化,并将其与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等资料进行统计汇总,根据RNF43突变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分析。  结果:  1、收集符合纳入标准,且具有详细临床资料和完整石蜡组织的患者样本,共计359例。提取出的基因组DNA符合后续PCR反应浓度的样本,共计352例。HE染色结果显示有93例样本中的癌组织含量不足30%予以排除,最终剩259例。  2、测序结果发现RNF43基因c.350G>A突变,259例肝癌组织标本进行DNA测序的结果与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其中有45例样本RNF43基因c.350G>A突变,突变率为17.4%。45例含有突变的标本,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在HE染色的情况下,分离出样本的癌旁组织,Sanger测序后发现c.350G>A突变的标本共计9例,占所有分离含突变的标本的20%。选择非肝癌肝组织20例,未发现突变。  3、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RNF43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的各种临床指标、肿瘤分期、病理分级、家族史、乙肝感染情况等资料,发现RNF43基因突变与肝癌病理分期、家族史、乙肝感染情况比例成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病理分级、血清AFP含量并无相关性。其他淋巴转移、血液转移、浸润程度等各指标中均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4、免疫组化共完成24例,其中包括12例突变型,12例野生型,相对于野生型,突变组RNF43表达增强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RNF43基因突变是肝细胞性肝癌中的体细胞突变,且该突变可能与肝癌的发生相关,肝癌肿瘤分期、家族史、乙肝感染情况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RNF43基因突变对蛋白表达的影响有限,总之,RNF43 c.350 G>A突变在中国浙江汉族人肝细胞癌中是普遍存在的。基因CTNNB1的突变率在codon36, codon41,codon45均比较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实施对急危重剖宫产母婴安全、医患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规范化的“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实施期间(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某院急危重剖宫产手术630例作为A组.B组为“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实施前(2006年12月至2009年11月)该院实施的急危重剖宫产手术425例.比较A、B两组手术室响应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产
2009年中国医疗用输液量总计约104亿瓶,全国13亿人口相当于每人输8瓶,而国际平均水平约每人2.5 ~3.3瓶,前者远高于后者[1].可见,静脉输液治疗在我国临床应用中占据了极其广泛的地位.作为一种基础护理操作技术,静脉输液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的优点[2],但是亦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不良后果[3].研究显示,对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合理到位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医疗风险[4],降低患者痛苦,节约医
期刊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临床分离的9515株非重复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部分抗菌药物补充E试验法进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是慢性、复发性,且发作与缓解相交替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临床上治疗UC的一线用药是5-ASA,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 SIVD)患者神经精神症状(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NPS)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中文版神经精神科问卷(Chines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有照护需求的失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我国亦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失能化的局面。同时,在有限的社会正式照料资源及传统文化观念地驱
目的在本研究小组的前期研究证实实验性癫痫诱发前予以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高谷氨酸脱羧酶(GAD)而起到抗癫痫作用的基础上。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经皮三叉神经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是引起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常引起肺炎、尿路感染、血流感染等。1986年,台湾首次报道了一种由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患者多部位脓肿,并将其定义为高毒力肺炎
目的在蛋白质组学水平上研究ephrin-B2对人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参与的主要的生物功能和信号通路及可能作用机制。并探究ephrin-B2对HUVECs增殖、迁
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脊柱功能障碍之一。尽管大部分患者手术效果良好,但对这类疾病目前尚无很好的指标准确地预测患者术后的功能预后。有研究报道认为,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