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之道: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ao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文化是与一种创新活动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以创新实践活动为核心,逐渐形成创新价值观、创新行为方式和创新思维以及创新制度,是在创新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文化。大学历来是培养人才、传承并创造新知识的重要场所。创新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展科研创新和引领社会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并促进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综合国力。建设大学创新文化,首先应做到“文化自觉”,即明白大学创新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及其发展的趋向。但是,当前我们对大学创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大多停留在背景意义的层面,对什么是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创新文化的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比较表面和片面,常常将大学创新文化单纯地理解为大学创新环境,以致在建设大学创新文化的过程中陷入误区。超脱背景意义的层面,从生成论的角度研究大学创新文化的来历及其形成过程,触及大学创新文化的根源和内核,可以使我们理性地认识我国的大学创新文化,更有助于推进和深化我国大学创新文化的建设。因此,研究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问题,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从生成论的视角,探讨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问题,以具体创新活动的考察为逻辑起点,探究大学创新文化的缘起和渐趋形成过程,分析大学创新文化形成的特点,并对当前大学创新文化的建设进行反思,最后提出了对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启示。首先,通过对创新、文化以及创新与文化关系的研究入手,对创新文化的涵义进行了界定,提出本文大学创新文化的涵义;其次,分析牛顿的具体创新过程、创新个体文化的缘起和形成以及创新文化的逐渐形成,探讨大学创新文化的缘起;再次,探讨了创新文化入主大学后,大学创新文化的逐渐形成,经历了包括大学创新思想的生成、大学创新习俗的养成、大学集体无意识创新的沉淀以及大学创新制度的形成四个阶段;最后,根据大学创新文化的形成,分析了大学创新文化形成的特点,并提出了大学创新制度须有创新价值、习俗和集体无意识的滋养、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和校长的作用以及大学创新文化的建设需要持久不断的践行四个方面的启示。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进行,极大的唤醒和激发了城市经济的活力,城市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由于社会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动,使社会积累的各种矛盾,其中某
本文以潍坊市体校、潍坊七中、潍坊一中、潍坊中学的排球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四所中学的部分运动员、教练员、学校领导进行调查。采用文献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脑梗塞患者时使用中西医综合疗法的效果。方法:收集脑梗塞患者共110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
影子银行的无限扩张是催生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的最根本诱因。在全新的金融体系格局下,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宏观监管成为各国监管改革的关注重点。我国影子银行无论在规模、内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时期.作为初中生的班主任,担负着培育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班主任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以
在现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格局下,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明显滞后于城市,而且也与农村经济社会自身的发展不相适应。而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与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在理论认
目的 评价Straumann种植系统的软组织水平种植体和骨水平种植体应用于后牙缺失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后牙区单颗种植修复的108例患者,分别植入58颗Straumann软组织水平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变化,各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各具特色。教务管理作为落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工作,要与学院发展状况、
理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要求凸显共同理想的教育。在当代中国,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同时也是主导的社会理想。同时,随
高校社科研究是社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社科发展的前途和命运。高校社科成果评价在高校社科研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社科评价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