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20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车险业务规模迅速扩张。2009年,中国市场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300万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1.7亿辆。机动车辆保险占财产险的比重,在20年内,从1980年的2%到2008年达到72.9%。车险现作为财险公司的主要险种,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这样一个意义重大、并正在经历高速增长的行业,近几年却一直在全行业亏损中挣扎,根据罗兰贝格公司的统计,我国车险企业的平均盈利率近年来持续在-7%左右,2008年,全行业承保亏损高达125亿元,综合成本率达106.7%。在车辆保险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大连的车险市场也难逃亏损命运,在2008年,大连车险的平均综合成本率在109.7%。市场产品的同质化,市场产品单一,加之经济危机使得财险公司通过投资而获得盈利的渠道受阻,直接影响到财产险市场的发展。随着十一五计划的普遍完成,十二五计划的展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我国机动车社会保有量仍会持续增长,车险规模也在不断壮大,如何在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中,坚持速度与效益并举,加强经营管理能力,降低车险的赔付率和费用率,既能保持良好的快速发展,又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对于财险公司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从车险业的盈利模式入手,通过调研和实政研究的方法,分析现有大连车险经营模式,从车险业的核心、盈利增长点、分割盈利对象、盈利措施和品牌屏障等盈利模式的五个要素的方向分析现状和改进的方法,以期能为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并在实践中有所促进。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以及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盈利模式的概念和要素进行理论的概括,并简单介绍我国机动车辆保险的概况。第三部分介绍大连车险市场的情况,包括大连市财险经营状况、目前大连市车险业务的现状,并从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的方面分析大连车险盈利模式。第四部分对大连车险业未来盈利模式的改进建议。从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在《盈利模式》中提出的盈利模式五个要素出发,即盈利的核心、盈利增长点、分割盈利对象、盈利措施和品牌屏障等五个方面,针对车险现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车险行业自觉的改变车险的盈利模式,来找到车险盈利的最好途径。本文在作为实证性研究,从财产保险的核心业务——机动车辆保险盈利的全新角度出发,分析当下车险市场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引用现代企业高度关注的盈利模式的分析方法,解读大连车险的现状,为未来车险业发展保持快速稳定做贡献。当然,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现有的公开的数据基础上,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中受到的局限很大,数据不够充分,而且时间数据更新的不够迅速,可能无法完全符合当下市场的变化,同时由于笔者能力有限,相对准备仓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论文相关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和深入度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