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径向DEA方法的江苏FEEEP协调性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a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凭借自身的区位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给食物、能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人口的迅速增加又加剧了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如何在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能源、环境、食物、人口的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江苏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以上背景,首先分析FEEEP复合系统协调发展内涵,揭示出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通过FEEEP五个要素适当的投入产出结构实现较大的产出。然后通过对现有评价方法的比较,选择了在可持续发展评价领域上运用得相对比较成熟的非参数分析方法——DEA法来研究江苏FEEEP的协调性问题。将FEEEP视为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系统,其中,人口、环境、能源为投入,而经济和食物为产出,用系统的投入产出的有效性来衡量协调发展的程度。如果效率高,则意味着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那么协调性就较好,反之,协调性则相对较差。根据DEA法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构建了包括6个输入指标,2个输出指标的指标体系。然而传统径向DEA模型在评价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在假设决策者对所有输入变量的偏好相等的前提下,运用了传统径向DEA模型和非径向DEA模型对江苏FEEEP的协调性进行纵向分析,通过两个模型的比较找出影响协调性不高的主要因素。同时对2007年江苏各市协调性进行排名比较,分析其排名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排名不同的原因。为了进一步讨论决策者的偏好变化带来的潜在影响,放宽了偏好相等的假设,通过设置不同的情景分析各种变化对协调性的影响,从而完善了FEEEP协调性的研究。最后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通过径向DEA模型、非径向DEA模型的结果比较可以看出,非径向模型比径向模型的区分度更高,更适用于FEEEP系统协调性的测度分析。(2)自1990年以来,江苏FEEEP系统均处在高度协调以上,但是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江苏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以FEEEP系统协调性的下降为代价的。从影响因素上来看,三废排放是近年来影响协调性下降的最主要因素。(3)从江苏各市来看,2007年宿迁协调度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虽然宿迁经济产出较低,但其能源投入和环境污染相比江苏其它各市更少,因此从FEEEP这五个方面来看,其投入产出的协调度较高。南通、苏州、无锡3个城市次之;其次,南京、常州、连云港、扬州、镇江、泰州6个城市处于中度协调阶段;而徐州和淮安两市的协调性最差。(4)通过情景分析得到,从全省来看2007年决策者对各种输入变量的偏好变化对江苏协调性影响幅度不大。从各市的情况来看,若决策者优先考虑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则协调性会下降。
其他文献
取雌性Wistar大鼠从妊娠日起用10、100、500mg/(kg.d)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连续灌胃染毒至孕19d。测定睾丸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