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技术战略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的巨大潜力等因素,特别在入世后,中国在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地位日益显要。根据邓宁的直接投资理论,技术优势是跨国公司从事对外投资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跨国公司克服在国外经营不利因素,战胜当地竞争对手的唯一利器。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含量和技术档次的提高,其在华技术战略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技术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在现有经济水平下,我们不可能用有限的资源进行超过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R&D投资,必须考虑依靠外部技术资源来实现技术发展的目标,而跨国公司的在华技术转移与研发也就成为我国企业获取外部技术资源的主要渠道。本文首先将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分为三大部分:技术应用战略、技术增长战略和技术保护战略。其中技术应用战略是以跨国公司的对华技术转移战略为代表,是指跨国公司将现有技术在我国范围内加以应用,从而获取最大收益,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战略也是我国企业从跨国公司获取技术的主要渠道;技术增长战略以跨国公司的研发本地化为代表,研发本地化进一步加剧了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技术扩散和溢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提高,研发本地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技术保护战略是指跨国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跨国公司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紧掌握核心技术的控制权,从而阻击我国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创新。随后,本文研究了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战略对我国企业进步的正负效应。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技术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外部化和内部化方式所进行的技术转移;与我国企业的上下游产业关联、培训当地员工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技术示范效应及人力资源效应。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抑制作用表现在:技术依赖、差距永久化和固定化、技术转移的非适用性、技术陷阱的存在、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争夺研发资源、其技术保护战略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抑制等方面。在跨国公司技术战略的影响和约束下,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跨国公司技术的转移和溢出效应,同时尽量避免技术的抑制作用,提升技术的吸收能力,培育内生技术,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本文进行了我国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的设计,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机制的大致框架进行构建,并对该机制运行平台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基于生产下游端的初级加工与装配、产品或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OEM)、产品或零部件的再设计(ODM)、合作
其他文献
近代初期 ,中国西藏与印度的贸易结构主要是因自然禀赋差异而产生的稀缺性货物交换。随着英印殖民当局对西藏经济侵略的扩大和加深 ,西藏与印度的贸易结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育种与品种资源课题组提供的22个番茄自交系为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研究了果实番茄红素含量随果实发育的变化规律,以及果实
"四讲四有"是党中央提出的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征。党校作为培训轮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和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应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开展"两学一做"学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改革实验、提高科技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其高速的
Au999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但用其生产的产品有时出现“锈斑”现象。采用扫描电镜、微区能谱分析仪、XRF、化学分析、XPS等方法对“锈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金条的含
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发展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权宜之计,而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作为兼具公办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和市场灵活机制的独立学院,是以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本科
厦门市的工业经济,85%以上集中在工业区内,因此厦门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对厦门市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由于国内工业区(开发区)大量圈占土地,造成资源浪费和农民大量失地引
本文综述了钢铁企业CIMS中MES的重要作用和钢铁行业生产调度研究的现状以及一体化生产调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结合我国钢铁企业生产实际情况,针对钢
本文旨在解决ECDIS系统中大洋航线自动选择及优化的实现问题。考虑到航线设计中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对不同船舶的影响程度不同,提出了根据实际船舶状况及具体开航时间
本文以《中国药典》收载的豆科植物中药降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质量控制和体内代谢方面的研究。采用溶剂法和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降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