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毛细力或重力下液滴迁移的数值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滴的受控迁移对于微流体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热毛细力或重力作用下基板上的液滴的迁移过程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获得不同条件下液滴的迁移规律。首先基于汽液界面捕捉的Level Set方法,建立了基板上液滴运动的三维非稳态数学模型,并成功实施了液滴和固体基板的接触角的三维处理,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分析了在温度梯度产生的热毛细力的作用下,液滴自发的迁移规律,分析了 Oh数、Ma数、接触角和液滴内外参数下的液滴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热毛细力的驱动下,液滴在低接触角时将会自发的从基板上的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运动,而在高接触角时,液滴从低温区域向高温区域运动。液滴内部的涡流以及滞止点的位置是影响液滴运动方向的原因。液滴外部气体与液滴的动力粘度比也能影响液滴迁移的方向,随着动力粘度比的增大,液滴会从向冷端运动趋近于向热端运动。最后研究了重力作用下液滴在倾斜平面上的运动规律,分析了 Fr数、Re数以及斜面倾角对于液滴运动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滴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状态运动速度先增大,然后达到了稳定值。液滴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另外,液滴稳定时的运动速度随着Fr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Re数的增大以及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以上研究对于液滴受控下的自发运动,以及微流控技术在工业和科学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以深空探测为代表的极端服役环境下,为保障电子器件等有效载荷的正常运行,需要一些承载零部件具有相应的防辐射性能。本文以重金属钽、轻金属镁、铝为研究对象,采用室温轧制的方式,研究Mg-Al-Ta复合金属板材的成形、组织及力学性能,为开发新型防辐射金属结构材料奠定基础。以AZ31B、纯钽、铝箔为实验对象,详细研究轧辊速率(80-150r/min)、轧制道次(1-3)、轧制压下量(20-90%)等叠层冷
期刊
几十年来,铝合金因其优良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但是近几年铝导线腐蚀带来的危害使得人们开始注意铝导线的耐蚀性。本文以硬铝线和电缆用软铝合金导体为研究对象,添加Ni、Mo、Nb等元素来改善铝及铝合金导体的耐蚀性。以导电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硫酸铜滴定穿透时间等指标对微合金化铝及铝合金导体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OM、SEM、EDS观察分析第二相,对其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适量Ni、Mo、Nb可
为了有效地改善环氧复合材料的性能问题,已将多种具有高热导率和良好电绝缘性的无机颗粒应用于热固性或热塑性聚合物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绝缘性能。近年来,许多科研人员热衷于研究构建填料的有序网络。目前对于碳化硅颗粒磁化处理对环氧复合材料击穿、介电和导热性能的影响探究极少,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碳化硅有若干晶型,而不同晶型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选用最常见的α-SiC、β-SiC进行不同比例不同填
随着传统的硅基半导体电子器件濒临尺寸极限,在纳米尺度以单个分子为基本组成单元设计并制备体积更小、响应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单分子电子器件是解决电子器件继续小型化困难的方案之一。近几十年以来,众多科研人员通过发展实验技术手段和完善理论研究方法,研发出分子整流器、分子开关、分子场效应管、分子导线、分子自旋过滤器、分子传感器等一系列功能性分子器件。具有单向导通功能的分子整流器(又称为分子二极管)因其在分子
由于高比强度、易成形、高阻尼、低成本等特点,镁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飞机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然而,较低的强度与较差的塑性是制约镁合金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本文采用快速凝固喷带和放电等离子低温烧结工艺,详细研究含Gd和Zn的镁基过饱和固溶体块体合金的多相析出及其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对高性能块体镁合金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以Mg96.9 Gd2.7Zn0.4合金为研究对象,从母合金熔炼、快速凝固薄带的
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类认识自然,研究、调控和利用物质世界的重要手段。从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理论到激光物理的诞生,再到量子传感器,核磁共振,量子信息等技术的兴起,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在有机分子体系、超导量子电路、半导体极化基元、光机械系统等物理体系中实现了光与物质之间的超强耦合,这为量子纠缠、非线性光学、量子化学等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本学位论文中,我们研究
强磁场下的量子色动力学(QCD)相变的研究可以深化我们对宇宙早期演化、致密天体构成和非对心重离子碰撞的认识。物理学家Roberge和Weiss(RW)发现虚化学势μ=iθ/β的SU(N)规范理论的配分函数是θ的周期函数,高温下θ=(2k+1)π/N处存在一级相变。RW相变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在有限密度下的QCD退禁闭相变。众所周知强磁场会导致夸克凝聚的低温磁催化效应(夸克凝聚随磁场增强)与高温反
流化床由于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在能源化工等领域的燃烧、物质分离与混合、制粒等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流化床的混合、传热、传质效率高,其内部气固两相间的剧烈反应对床内能量与动量的传递过程存在影响,直接决定了流化反应速度和效率。实际工业过程中,流化床内的物料多为在粒径和密度上存在差异的复杂多元颗粒。然而目前对流化床的数值模拟研究多为对单一组分或双组份颗粒的探索,对于超过两种组分的多元颗粒的研究工作还不够完善
近年来,为推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减少弃风弃光电量,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率,储热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关注。储热技术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是通过蓄热式电锅炉将多余的新能源发电量以热能的形式存储起来,在热负荷高峰时释放,突破能量利用的时空限制,扩宽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空间。蓄热式电锅炉装置的核心为储热材料,因此开发一种具有较好结构性能和储热性能的储热材料,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选用NaCl-KCl作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