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交通和通讯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不足,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国家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恢复、起飞阶段,需要不断建设电站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这些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方面电力缺口增大,另一方面缺少资金。为达成双赢,成为摆在各国政府和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动中国企业采用BOOT模式在海外投资建设电站,开辟了一条带动中国机电产品“走出去”的路子。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和中国成达化学工程公司抓住机遇,响应国家机电产品“走出去”的政策,以BOOT模式在印度尼西亚成功地建设了150MW电站。笔者作为参与者以此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对于本案例的研究,拟对中国制造企业、工程公司、金融企业以及保险公司,有一定的借鉴、帮助和指导意义。本研究的篇章结构是这样安排的:第1章对案例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基本思路、说明作简单介绍。第2章介绍项目的背景、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项目实施的执行效果。第3章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主要技术方案、投资、经济效益分析、风险分析。第4章提出与中国承包商分享的经验和教训,给中国承包商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采用BOOT模式带动中国机电产品走出国门,投资发展中国家基础产业是一条可供中国承包商、制造企业选择的路子,选择BOOT模式要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上下游协议、风险、市场前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规避必要的风险,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由于笔者知识及水平有限,因此文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专家不吝赐教。非常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