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工程中,除了材料分包商的数量占比重最大外。建筑劳务分包数量占的比重居于次席。而建筑劳务分包更加涉及到一个相对很敏感的“农民工”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建筑工程劳务分包机制的建设问题,一直是我国建筑业关心的重点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劳务分包问题的成因,结合我国建筑劳务分包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国关于建筑劳务分包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现阶段国内建筑劳务分包履约过程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劳务分包模式缺乏完善的合同管理,劳务工人流动性过大,施工总承包企业缺乏劳动用工管理意识,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招投标制度欠缺,劳务分包企业资金链脱节等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论文从建筑劳务分包机制建设问题出发讨论,以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及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利益双方的博弈均衡为出发点。经过建立双方在不同合作模式下的成本—收益模型,探寻总承包公司与劳务分包企业的成本收益平衡点,且通过各种不同的制衡方法解决劳务双方的违法寻租问题。本文创新性的引入政府监督的建筑劳务分包的招投标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期望效用模型,提出政府介入的违规处罚P以及违法概率θ,决定劳务合作双方合作模式和管理模式的选择。本文进一步提出建立建筑劳务用工市场运行机制,营造有序的劳务交易市场的措施;政府引导招投标机制介入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模式,形成有效政府监督;鼓励就地用工减少农民工的流动消耗;建立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认证与鉴定服务体系,并转变职业技术学校的培训观念,规范和完善我国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