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夏普比率的验证

来源 :安徽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b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萌芽以来,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减小市场波动,自1997年起,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措施,鼓励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期望发挥其稳定市场的作用。也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力才显现出来。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关于机构投资者是否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话题。在本文中,将机构投资者定义为各类资产管理公司。这些机构有权管理共同基金、对冲基金、捐赠基金、养老基金等构成的投资组合。选取上证A股2007年第一季度到2014年第四季度共32个季度的机构持股比例数据,利用面板广义最小二乘法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持股变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机构投资者对股票波动性的影响,并将当期影响和跨期影响区别开来。本文还运用夏普比率来间接验证了机构投资者对股票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结论。  实证结果证明:第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持股变化越大,股票当期的收益波动性越大;第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持股变化越大,下个季度股票的收益波动性越低。第三,股票的收益波动性越大,下个季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越低。说明机构投资者并不偏好于风险高的股票,排除了由于投资者持有风险过大的股票而加大股票波动的可能性。第四,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持股变化越明显,股票的当期收益率就越大,下一期股票的收益率也增加。说明机构投资者能够利用其优势准确地预测收益率高的股票,从而加大对该股票的买进,获得收益。第五,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资产组合,当期夏普比率较高,下一期夏普比率低,表现出夏普比率的反周期性,证明了前面的结论。最后,针对机构投资者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其他文献
学位
读完这个故事,我意识到,林肯和他母亲打破陈规的尝试,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也许很多人跟林肯父亲和原农场主一样,认为那堆石头是无法被搬动的,但林肯母亲的尝试,不仅以较低的价格赢得了一座土地肥沃的农场,更打开了一扇人生的尝试之门。  尝试,真的是如此重要。  如果说,成功是门,尝试就是开启那扇门的金钥匙。  如果说,成功是窗,尝试就是推开窗的微风。  如果说,成功是贝壳,尝试就是将它们带上海滩的浪
古往今来,宗教一直被视为神秘莫测而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神州大地上出现了儒、释、道、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类型的宗教百家争鸣的局面。2014年的佩尤全球态度调查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