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张喜奎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用药规律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_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对张喜奎教授(以下简称导师)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临床病案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导师治疗本病的用药规律及临床经验,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奠定基础,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提供新的思路及借鉴。方法: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张喜奎教授门诊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慢性肾脏病蛋白尿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建立病案数据库,运用Mircrosoft Office Excel、IBM SPSS Statistics 25.0、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00诊次处方;男性多于女性,41岁至5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2.使用频率大于5.00%的药物有46味,列为本研究的常用药物,分别为黄芪、茯苓、白鲜皮、泽泻、墨旱莲等。3.药性上,寒、平、温性药物居多;药味上甘味药使用最多;药物归经多归于肾、脾、肝经。使用频率大于5.00%药类共有6类,累计频率达76.18%,依次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清热药、收涩药、止血药,其中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占总频率的31.26%。4.核心药对有:墨旱莲—女贞子,大黄—附子,三七—白茅根,金樱子—芡实,白鲜皮—蝉蜕等。5.核心处方为:第一组药物: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益智仁、淫羊藿、鸡内金、酸枣仁;第二组药物:大黄、附子、黄芪、杜仲、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狗脊、百合、泽泻、茯苓、猪苓、柴胡、石韦、砂仁、陈皮、六神曲、谷芽、麦芽;第三组药物:黄芪、女贞子、墨旱莲、石斛、茯苓、牛膝、芡实、金樱子、白鲜皮、地肤子、蝉蜕、三七、白茅根、地榆;第四组药物: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黄芪、葛根、牡蛎、薏苡仁、天麻、车前子、益母草。结论:1.慢性肾脏病蛋白尿致病因素为风、寒、湿、热、瘀、毒。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病位涉及肺、脾、肾、膀胱等脏腑,本虚以脾、肾二脏的虚损为主。疾病发病传变规律,符合六经辨证。2.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突出扶正,具体治法有补气健脾、固肾摄精,温肾助阳、益气养阴,根据临床不同分型兼以利湿泄浊、祛风解毒、清热祛湿、活血化瘀等。3.用药上,寒温并用,无明显偏性;甘味药以扶助正气;药物多归属肾、脾、肝经。在药类上,主要选用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墨旱莲—女贞子,大黄—附子,三七—白茅根,金樱子—芡实,白鲜皮—蝉蜕,麦芽—谷芽等。4.在处方上,以参苓白术散、大黄附子汤、柴苓汤、黄芪二至丸、六味地黄丸、补气通络方为核心处方,根据兼夹病机进行加减。
其他文献
听说是英语学习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体现英语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多专注于语言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多模态教学的兴起,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着手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学校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有很多学者探究了此理论在语言教学方面的具体应用,如在语法教学,词汇教学,听说教学。但是大部分听说
目的:观察基于超声多模态技术循经筋病灶点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提高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科门诊或住院患者中选取92例符合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诊断标准及研究纳入标准的Ⅰ~Ⅲ级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KOA患者等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超声引导针刀治
作为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学缺乏创新;学生缺乏写作动机;输入与输出之间缺乏平衡;缺乏有效的写作评估方法。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产出导向法”应运而生。“产出导向法”将“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重在解决我国英语教学“学用分离”的问题,且遵循“输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胫骨横向骨搬运术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为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符合课题研究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80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DF),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详询病史,仔细查体,并详细记录VAS评分、下肢血管彩超及下肢CTA检查结果。积极降糖、抗感染以及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待血糖、感染控制良好,予
目的:通过观察小针刀用于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小针刀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09月-2020年1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市中医院骨科收住院及门诊行康复治疗的足底筋膜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予小针刀疗法,对照组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患者VAS评分及AOFAS评分,对于所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腰腹肌锻炼治疗腰4/5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厦门市中医院骨三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2例,采用腰腹肌锻炼,共锻炼3周;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刀治疗,7天1次,共治疗3次,针刀当天休息不锻炼;两组治疗期间均服用“塞来昔布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