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業銀行係辦理中小企業融資的專業銀行,屬於商業銀行的範疇。本身除了借助信用擔保機構移轉風險外,所要面對的是,資金融通比較困難,以及技術有待提升的中小企業,另一方面,又面臨外在因素金融機構國際化、自由化的競爭壓力,因此,最好的政策是選擇未來大勢所趨,加以因應,以迎接新金融時代的來臨。首先,新巴塞爾資本協定(BaselⅡ)便是世界金融機構的統一規範,所訂實施日程,各國雖有不同,但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其規範內容,主要以信用風險爲主,其次爲作業風險、市場風險,主要風險獲得妥善解決後,次要風險也就不難處理,所以,新巴塞爾資本協定與信用風險模型作爲本文的開端。信用風險模型不僅作爲放款決策的參考,更是創造股東價值的關鍵,因此,選擇適當的風險模型,加以效力檢測;信用評級系統也是評估信用風險的重要依據,以定量、定性分析,產出評分評級,形成決策。這兩項風險評估工具是未來風險量化、調整工程的重要參考數據(內部評級與外部評級適當連結,非常重要)。中小企業銀行融資管理機制裡,以信用評級、信用風險模型、經濟資本及風險調整資本報酬法(RAROC)爲風險評量工具:至於「融資流程及管理」除涵蓋「授信流程及管理」:徵信、審查、覆審外,增加營業、…、資產、風險及資訊科技等事項;並提出旋迴管理法(Gyratory Management Technique)整合其流程及管理。關於融資管理實證方面,分爲:消費金融、信保基金及融資評價等三個層次,進行分析。銀行的潛在損失,分爲預期損失、末預期損失及異常損失。預期損失以備抵呆帳抵充,經濟資本(風險值)係依信賴水準之下的未預期損失倍數計算以自有資本因應。在風險調整績效評量的架構下,風險調整資本報酬法的方程式:分子,風險調整報酬;分母,經濟資本。這可視爲銀行的內部模型(市場風險及作業風險,可同時納入評量)。當然’內部模型運作成敗和銀行蒐集必要資訊的能力有關,這項工作雖然不容易,成本也相當可觀,但並非不可能任務。第經解開這些風險量化以及調整技術後,不僅銀行可以明瞭目前的風險地位,並可在建置內部模型法(IRB)時,邁出了必要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