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的真实性——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伦理意义何在及实现途径探析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确立“相信意识”的基础地位来走出意义混乱的困境,并在以“相信意识”为前提的情况下重新整理了意向性、事实与价值、归纳法之间的关系,为意义重构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从一般价值到伦理价值的过渡,根源于相信意识的两点:一是意识总是发于自我,指向自我;二是相信意识使交叉的群体关系以及相对关系由虚而实,进入到个人的意义范围内。这也为规范行为的普遍原则找到了可追溯的根源。规范伦理学的主要对象是人的行为规范,因此,探究规范伦理学的基础时,如果用追寻其形而上的根据来替代其现实原则,将有悖于规范伦理学的本质。自爱作为从实然出发的普遍伦理原则,为伦理意义和价值的落地生根找到了处所,其普遍有效性及强有力的解释功能在规范伦理学中的主要问题域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与证实。本文从还从自爱原则的基础性地位出发,对存在于理性与情感、个人与社会、事实与价值、功利与义务和德性与幸福之间的矛盾做出了详细论述,并给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其他文献
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我国的民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并完善,我国民主建设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人民
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流派如理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中国学术、文化甚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九渊哲学作为心学的最初形态,不断为后人所关注和阐释。本文尝试以“本心”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