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乡村旅游持续升温。然而,随着随着游客的日益增多和旅游需求的日渐加大,乡村旅游出现很多不曾被预料到的问题。例如乡村原有的良好环境遭受破坏、优良的文化传统受到侵袭以及致使当地经济结构失衡等等。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关注更多的还在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旅游产品的营销以及游客的体验等,却忽略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角色——当地居民。纵使乡村旅游规划的再好,保护方案写的再完全,不考虑居民在旅游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乡村旅游的发展仍是一纸空文、海市蜃楼。在声势浩大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城郊型乡村旅游有着自己独有的特点,交通便捷、潜在客源市场大、旅游季节性强的等的特点。因此本文从城郊型乡村旅游影响的角度出发,研究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结合武汉石榴红村自身的特性,为实现石榴红村旅游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寻求对策。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论文的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国内外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综述。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进展,最后总结国内外关于此课题研究的共同点与不足。第三部分为理论支撑部分。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清晰地界定了城郊村、乡村旅游、旅游影响、感知等概念,系统总结了在本论文中所需要的支撑理论,例如社会交换理论、旅游地发展阶段理论、Doxy刺激指数理论、涵化理论、社会承载理论和旅游依托度理论,基于这些理论使得本选题的研究更加有力和科学。第四部分为案例研究设计和调查。本选题主要采用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研究方法,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结合案例地石榴红村的实际情况进行问卷设计;采用问卷调查和面谈两种手段相结合获取第一手资料;借助于SPSS15.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主要采用了描述统计、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7种统计分析方法。第五部分是对石榴红村的区域概况介绍和居民的感知分析。关于居民感知分析方面笔者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本选题的问卷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剔除了变量10;再次对石榴红村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指标均值进行了分析;借助各项指标均值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去检验不同人口学特征居民之间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的差异。另外,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笔者创新性的加入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对居民的影响感知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通过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挖掘石榴红村有碍旅游良性循环发展的地方,然后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就是把旅游的影响细化为旅游经济的正面影响、旅游经济的负面影响、旅游环境的正面影响、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旅游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和旅游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六大类,此分类可以更加有效的分析石榴红村旅游发展给居民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更加清晰地表现出居民的感知差异;另外,创新性的加入了旅游目的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对居民的感知影响这一指标,尽管结果表现出经营管理水平与居民对旅游的态度没有强烈的关系,但仍拓宽了本领域的研究方位,为后来的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旅游作为一种综合社会现象,它表现出来的形态错中复杂,所产生的影响也有巨大的综合性。它既可以给目的地带来积极影响(例如旅游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也能产生消极影响(例如造成贫富差距变大、干扰居民日常生活等)。但不论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它都会在目的地社区这一层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而社区的居民则是这一影响中最直接的感受者。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将会直接影响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对旅游开发行为的态度,进而影响社区旅游的发展和建设,以及当地政府部门和旅游开发者的态度和决策。因此,对社区旅游发展的居民影响感知研究是发展社区旅游的前提,是进行旅游规划的依据,也是引发社会关注旅游开发弱势群体的手段,更是实现社区建设和旅游开发获得双赢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