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中国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以往的熟人社会的信任机制也在发生转变。已有不少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以人际信任为主,制度信任还有待发展。为细致检验这一观点,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0)的统计数据,并结合对河南省Z市的个案访谈,探究当今三元社会结构下,城市居民、城市农民工、农村居民三个群体的社会信任状况及其差异,并分析影响社会信任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制度信任和人际信任是相关的;主观阶层地位越高,信任水平越高;对群体利益冲突的感知度、社区发展参与度都对信任产生显著影响:户籍制度也影响信任水平;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农民工作为三个不同群体在信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通过个案访谈资料发现了影响不同群体社会信任的一些因素:人格特质影响信任,但人际交往有助于增进信任;社区外来人口多,居民的信任感较低;城市居民更注重契约或制度保护,农村居民更重视人情、关系,也有理性计算;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社会信任重建中同等重要,同时把制度信任等同于政府信任;农民工的同群效应,降低了对城市居民的信任度;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几乎不参与社区建设,缺乏社区意识。有过社会欺骗经历的人可能更加不容易相信陌生人。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背景,进行选题论证。第二部分,以往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述评,界定了核心概念。第三部分,介绍本文的具体研究设计。第四部分,主要描述实证研究的处理结果并结合访谈资料,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较为深入的原因分析,针对研究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第五部分,归纳本研究的结论;最后说明本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