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型和Diels-Alder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_mot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子材料在成型加工和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外力挤压、冲击等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微裂纹。假如裂纹未及时进行有效修复,势必导致材料使用寿命减短和力学性能下降,从而增加了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根据仿生原理,当生物体受伤时,自主识别伤口的位置并通过物质的补给和外界刺激,将物理性能转变为能够治愈自身损伤的化学能和物理响应的能力。因此,通过在高分子材料中引入新型自修复技术,制备出具备自我诊断、识别和自主修复能力的智能高分子材料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在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环氧树脂基材中填充环氧树脂微胶囊,研究了不同含量微胶囊对自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修复性能的影响。另外,通过在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等体系中引入Diels-Alder动态共价键,制备出具有多次修复能力的本征型自修复聚合物材料,并对自修复材料的再加工性能和修复次数对材料修复性能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壁材为脲醛树脂(UF)包覆芯材为双酚A型E-51环氧树脂(EP)的微胶囊(EP-UF),制得的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46μm。并借助KH-550起搭桥作用,将Nano-Si O2与环氧树脂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成功的在环氧树脂中引入了Si-O-C键,形成无机-有机骨架。将环氧树脂微胶囊和潜伏型固化剂二甲基咪唑混合物均匀填充到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环氧树脂基体材料中,研究不同含量环氧树脂微胶囊和纳米二氧化硅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修复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环氧树脂微胶囊含量为10 wt%,Nano-Si O2含量为8 wt%时,Nano-Si O2改性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型自修复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分别为108.29 MPa、4780.40 MPa、5.91 KJ·m-2和78.67 MPa,比未改性的自修复复合材料在各项力学性能上分别提高了40.86%、37.16%、217.74%和31.53%。此外,其修复率达到94.6%。(2)采用一步法合成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E),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每一个因素进行试验与分析,得出最佳一组合成方案,当n(ECH)/n(PEG-400)为6,反应温度为40℃,催化剂用量为1.6 g,氢氧化钠用量为9 g以及反应时间为12 h的反应条件时,合成出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的环氧值和产率最佳,环氧值为0.38 mol/100 g,收率达91%。使用呋喃胺将硬段EP和软段PEGDE连接成线性大分子,将其与双马来酰亚胺反应,合成含有热可逆(Diels-Alder)DA动态共价键的本征型自修复环氧树脂EP-DA。通过调节EP和PEGDE含量,制备出力学性能较佳的软-硬-软结构聚合物。当EP-DA链段中的PEGDE和EP的含量各占50%时,其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达到最佳,其拉伸强度可达24.26 MPa。通过DSC测试确定了DA反应和DA逆反应的最佳温度分别为60℃和122℃,同时对试样拉伸测试,结果表明,试样修复时间为4 h时,DA反应基本反应完全。另外,EP-DA具备热可逆性,从而赋予其良好的再加工性和自修复性能,并通过122℃热处理0.5 h,60℃热处理4 h后,发现深度为3 mm的划痕基本愈合,其最大修复率可达88.41%。试样经过三次修复后,其修复率仍可达68%以上。(3)将糠基缩水甘油醚(FGE)与FA反应,得到含二元呋喃基团的FGE-FA;聚四氢呋喃(PTMG)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按照摩尔比为1:2反应制备端基为异氰酸酯基的IPDI-PTMG。将FGE-FA与IPDI-PTMG反应得到含四元呋喃基团的聚氨酯(PU),并与双马来酰亚胺(1,8-BMI)反应,制备出含有热可逆DA动态共价键的本征型自修复聚氨酯(PU-DA)。通过DSC测试确定了DA反应和DA逆反应的最佳温度分别为70℃和132℃。对PU-DA进行溶胀溶解试验,将其浸没在DMF中72 h,发现放置在30℃条件下的PU-DA几乎不溶解在DMF溶剂中,而放置在90℃条件下的试样基本溶解在溶剂中,表明PU-DA具有热可逆性,并基于此性质,对试样进行再加试验,将长条形PU-DA试样切割成若干小碎块,分别放置在132℃和70℃下模压处理30 min和4 h后,碎块加工成长条形试样,表明PU-DA具有可再加工性能。对PU-DA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并对其修复率进行分析,PU-DA原试样的拉伸强度为4.20 MPa,断裂伸长率为305.59%,试样第一次修复率为94.76%;试样循环三次拉伸后,其断裂伸长率依然可达264.74%,其修复率仍可达到70%以上。
其他文献
碳纳米管(CNT)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纳米材料,为下一代构建精细化的纳米器件提供了可能。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双壁碳纳米管的振动模态,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双壁碳纳米管螺旋振荡器的耦合效应和CNT@Mo S2纳米管(CNT@MST)螺旋振荡器的振荡行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建立了双壁碳纳米管有限元模型,管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非线性弹簧来代替。基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边界条件、长径比和
金属管道输送是油气输送最经济的输送方式,基本上采用埋地的方式,埋深一般在地下0.5 2m。埋地金属管道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管道受到外力破环、内部介质腐蚀、外部电化学腐蚀等影响会发生腐蚀、变形甚至破裂,从而发生油气泄漏事故这些损伤严重威胁管道的运营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及时有效的对在役管道的运营状况进行检测是保障能源安全输送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检测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状况是管道安全性评价
形状记忆聚合物(SMPs)是一类可固定一个或多个临时形状,并感应外场(如热、电、光、化学感应等)刺激回复至初始状态的智能高分子材料。由于形状记忆聚合物具有质量轻、成本低、加工工艺性好、形变量高等优点,形状记忆聚合物在生物医用、自修复、智能纺织、药物控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因此,新型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了具有刚柔结构的形状记忆聚氨酯、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复合材
兜底保障是我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整体性功能之一,本质是国家和公民在个人生活保障上的责任分配。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确立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兜底功能实现路径的间接反映,但存在着救助项目规则嵌套、个人责任判定标准不明等问题。2020年发布的《社会救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对社会救助规则体系进行了调整改进,明确将“兜底线”确定为社会救助法的基本原则。为落实该原则要求,充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等优点,已经广泛的应用于航天、船舶、交通运输等工业领域。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较低,限制了其在高温领域的应用,所以改善其高温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而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密切关注。因此本文选用石墨烯(Graphene,Gr)为增强相、6061-T6铝合金为基材,通过旋转摩擦挤压(Rotating Friction Extrus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无涉外因素商事争议约定域外仲裁的效力,2015年之前,司法实践中各级人民法院在审查此类特殊的仲裁案件时,通常以我国法律条文没有明确规定而予以否定,2015年在“西门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诉上海黄金置地有限公司申请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以下简称“西门子公司”)一案中,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市一中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该案的复函最终审理认定,本案
2012年修改后《刑事诉讼法》正式将电子数据列入法定证据种类,在将近9年的时间里,刑事电子数据的举证、质证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实务案例。但在实践中,由于实务界更注重对电子数据收集、提取进行规范,电子数据举证、质证仍存在许多实践困境,很多案件无法达到良好的举证和质证效果。本文拟通过介绍当前在刑事审判中电子数据的三种举证质证模式,即直接展示模式、转化展示模式和保全展示模式,对三种模式的成因、现状和发展困境
学位
TY市建筑设计研究公司的前身是TY市建筑设计研究院,1994年省设计行业首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创立了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大型综合民用甲级设计院,也是其所在省份最初四家甲级院之一。最近几年,随着二三线城市小型建筑事务所的大量出现,以及国内一线建筑设计院的业务渗透,TY市建筑公司在TY市建筑市场的占有率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受城市经济环境影响,鲜有年轻毕业生以及一线城市的冗余年轻人
本文从晚商至西周时期鲁北地区考古遗存出发,通过对陶器鬲、簋、豆、盆、盔形器等器类的类型学分析,将墓葬与居址材料划分为五期十段,年代分别对应殷墟一期、殷墟二期、殷墟三期、殷墟四期、西周早期早段、西周早期晚段、西周中期早段、西周中期晚段、西周晚期早段、西周晚期晚段至春秋初年,从而初步建立起该地区晚商至西周时期的年代学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居址与墓葬材料的文化因素与时空分布的分析,将该时期鲁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