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β-1,3-D-葡聚糖的制备及其羧甲基衍生化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酵母β-1,3-D-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效应调节剂,它能够诱导生物活性、提高宿主免疫功能。本文以药用酵母粉为原料,采用一种新的工艺来制备β-1,3-D-葡聚糖,并对其羧甲基化衍生物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研究了酵母细胞的破碎方式 比较超声波法、白溶法、酶促自溶法三种细胞破碎方式,三种处理方式下下,单位细胞干物质损失率分别为35.87%、44.03%、53.92%,表明酶促自溶法是细胞破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酶促自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2℃、pH7.0、酶添加量1260U/g、浓度10%、时间15h。 2)酵母β-1,3-D-葡聚糖的提取工艺 采用超声波辅助木瓜蛋白酶酶解法来提取酵母β-1,3-D-葡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温度65℃、pH7.0、酶添加量540U/g、酶解时间3h,酶解后得到的多糖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为8.2%(干基含量),蛋白质去除率达到85.5%。 3)酵母β-1,3-D-葡聚糖的纯化及其结构表征 以次氯酸钠氧化法纯化酵母β-1,3-D-葡聚糖。理化成分分析表明,葡聚糖中不含蛋白质、核酸、脂肪、糖原等其它杂质,多糖含量为93.12%(湿基含量)。同时,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酶解反应揭示,纯化后的酵母葡聚糖产品为纯的β-1,3-葡聚糖。 4)酵母β-1,3-D-葡聚糖的羧甲基化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羧甲基化条件为:碱化氢氧化钠用量(NaOH/GlucaJl,m/m)1、一氯乙酸用量(clcH2COOH/Glucan,m/m)2、温度70℃、反应时间4h。制备的羧甲基化葡聚糖的取代度为1.02,在常温(25℃)下完全溶于水。红外光谱表明,葡聚糖分子中成功引入羧甲基官能团。
其他文献
酒糟是我国传统饮料固态白酒生产的副产物,随着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酒糟排放量越来越大。酒糟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菌体蛋白等组分,酒糟的资源化利用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利
浓差极化现象和膜污染是在超滤多糖等大分子物质时遇到的棘手问题.为了有效地提高膜过滤速度,人们提出并应用了各种各样的强化手段,其中以外加直流电场和荷电膜的强化效果较
变性淀粉是制造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功能材料的重要原辅材料.而有关其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该研究工作的目的就是针对目前变性淀粉在生物降解材料与生物功能材料
本课题为柔性转子多转速多平面动平衡检测系统研究,主要以多级高压水泵转子为对象,以期解决柔性转子动平衡问题。针对两种不同工作转速的高压水泵转子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动平衡法,即转子的工作转速超过一阶临界转速区时,转子动平衡方法为两转速三平面平衡法;转子的工作转速超过二阶临界转速区时,转子动平衡方法为三转速四平面平衡法。多转速多平面动平衡检测系统分为上位机与下位机两大部分。下位机的硬件电路主要包括:振动信号
期刊
采用实验设计法对Bacillus subtilis ATCC 21616生产腺苷的培养基中两个重要成分(酵母粉和玉米浆)进行优化和探讨。通过响应面法(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响应值(腺苷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回归方程与典型相关法寻优得出,当酵母粉为7.27g/l,玉米浆为51.84 ml/l时,预测腺苷产量可达9.84 mg/ml.在最优条件下,实际产苷量为9.62 mg/ml,与原培养
期刊
本文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即在培养基中添加前体或者诱导物以及改变培养基组成或控制发酵条件来改善红色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erythraea)发酵液中红霉素组分的相对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