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网络传播研究范式比较——中国《CNNIC》报告与美国《SONM》报告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高速发展,成为人类历史上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将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来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本文选择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 N N I C,2 0 0 6年7月)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下属的“新闻业卓越项目”课题组的《SONW》(PEJ,2 0 06年)研究报告,作为中国和美国网络传播研究范式的比较案例,以此为基础进行学理分析。通过研究两份报告指导思想、目的、分块内容、对相同或相似内容的研究、不同内容的对比统计与分析研究,侧重从差异视角验证了托马斯·库恩范式理论在网络传播研究方面的有效性。 本文是国内第一次将《SONM》报告引入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界,也是国内首次应用“范式”理论分析中美网络传播研究范式。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突飞猛进,人类社会已迈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的巨量化和无孔不入的渗透力正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信息社会的到来也不断的改变人类的交往方式。本文拟就从信息角度出发,通过研究信息传播原理,探讨信息在人际之间传播的实体性和虚拟性两种形态及表现形式,并具体探讨了科研人员和科研团队之间信息循环的实体性和虚拟性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此来
嵇康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活在魏晋的乱世。他不仅崇尚道家思想,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追求精神自由,主张返朴归真,并在他的人生活动中身体力行,体现了真正的道家精神,而
英语国家自20世纪中期以来出现了一场所谓“自然法复兴”的运动,本文首先在引论中按照其中各种讨论的不同动机对其进行了类型划分,使问题得以凸现:谁才是自然法的恰切的谈论者?
本文的主题是作为现代性现象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作为现代性基本现象,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相应,自由主义也表现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