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 BES)在许多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BES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废水处理、生物传感器、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基础研究、温室气体减排和新能源的开发等领域。本论文以基于BES的废水处理技术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按照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阴极还原能力去除污染物的思路,开发了一种利用MFC阴极处理含六价铬电镀废水的工艺,并优化了操作参数。在以石墨纸为电极,pH=2的最优条件下,对含204 ppm六价铬的实际电镀废水处理25小时后,六价铬和总铬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5%和66.2%。该工艺在脱铬的过程中能同步回收电能,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1600mW/m2。电极表面沉积物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六价铬和总铬是以三氧化二铬沉积的形式去除的。然后,按照MFC阴阳两极协同处理废水的思路,开发了MFC与厌氧/好氧工艺(A/O)相结合的新型A/O-MFC集成系统,并将其用于处理含刚果红的染料废水。参数优化实验结果显示,作为碳源和电子供体的葡萄糖浓度为1000 mg/1,水力停留时间为14.8小时是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COD和色度的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92.7%和94.1%,电能输出功率密度为552 mW/m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全波扫描和气相色谱-质谱的分析结果表明MFC阳极能破坏偶氮键;阴极能进一步降解厌氧过程中产生的芳香胺。为了使BES系统更适于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解决传统空气阴极单室MFC的不足,开发了溢流降膜式反应器。利用反应器中流态的特点,该型反应器能有效抑制氧气的扩散,提高无膜MFC的库伦效率。在最优条件下,该反应器能输出的最大功率密度为18.21 W/m3,最高库伦效率可以达到39.5%。在此基础上,基于层流微流态BES构建了一种利用层流来分隔阴阳两极的无膜MFC,并初步考察了其产电性能。极化曲线测试结果显示该无膜MFC可以输出的最大功率密度为378.13 W/m3。这种基于层流微流态装置的BES还被进一步用来作为测试短期化学冲击对电化学活性微生物Geobacter sulfurreducens活性影响的研究平台。结果显示:二硫蒽醌可以有效提高G sulfurreducens的产电性能;短时间的氧气冲击不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在优化工艺和MFC反应器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以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为计算核心的逻辑与门作为对其实行智能控制的基础元件。该逻辑与门以恒电势三电极BES为平台,Pseudomonas areuginosa PA 14 lasl/rhll双变异体为核心,两种群感效应分子为输入信号,通过群感层级系统调控电子介体的产生,最终实现对输出信号-电流-的逻辑控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MFC为平台,成功开发了基于同样原理的自供电无需外供能量的逻辑与门。该部分工作为将来实现对废水处理工艺和装置的准确、原位、实时监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为了促进西安城市景观造型中地域文化的传承,文中分析了地域文化在西安城市景观造型中的语言要素、表现手法以及应用现状,对地域文化在西安城市景观造型中的传承提出了将现代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NH)与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Neohesperidin Dihydrochalcone,NHDC)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方法。方
水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机污染物侵入水体,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如何高效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已成为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之一。2009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在全国各地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
<正>目前,新一轮全民普法已全面展开,如何扎实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更好地推动全体公民普遍支持和认同法律、法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夯实社会基础,是司
现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新课改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教育的一线教师的成长十分值得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需要改变,需要逐渐由以教
2017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综合各国学者一年来的研究成果,报告了以下11个方面的研究情况:在特定的历史场景中解读经典文本,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及其自我调适,全球左翼运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和甘氨酸受体介导的对视网膜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活动的调制 1.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介导的对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活动调制 谷氨酸是脊椎动
研究背景:骨缺损是指骨的结构完整性被破坏,主要由于创伤、感染、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骨肿瘤切除导致,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1986年SchmitzJP等提出临界骨缺损的概念,将
恶性肿瘤已然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大杀手,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癌症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然而传统化疗药物存在水溶性差、缺乏选择性、半衰期短等问题,从而